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胶漆的意思、胶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胶漆的解释

(1).胶与漆。亦指黏结之物。《孙子·作战》:“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唐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田父嗟胶漆,行人避蒺藜。”

(2).比喻事物的牢固结合。《韩非子·安危》:“ 尧 无胶漆之约於当世而道行, 舜 无置锥之地於后世而德结。”《韩诗外传》卷四:“夫习之於人微而著,深而固,是畅於筋骨,贞於胶漆。”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中》:“编简一定,胶漆不移。”

(3).比喻情谊极深,亲密无间。 汉 邹阳 《狱中上书》:“感於心,合於意,坚如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於众口哉!” 唐 白居易 《和<寄乐天>》:“贤愚类相交,人情之大率;然自古今来,几人号胶漆?”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白居易》:“与 元稹 极善胶漆,音韵亦同。” 李光 《将游燕蓟留别秋叶仍用前韵》之二:“两点 金 焦 双血泪,悠悠胶漆説 雷 陈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胶漆”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其解释可综合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字面意义
    指胶和漆两种黏性极强的物质,常用于黏合器物或作为涂料。例如《孙子·作战》中提到“胶漆之材”,强调其作为材料的实用性。

  2. 比喻意义

    • 事物的牢固结合:如《韩非子·安危》中“尧无胶漆之约于当世而道行”,比喻事物间紧密不可分的联系。
    • 人际关系的亲密无间:形容情谊深厚,如邹阳《狱中上书》中“坚如胶漆,昆弟不能离”。

二、出处与典故

  1. 古籍引用
    • 《孙子兵法》提到胶漆是战争物资之一,凸显其重要性。
    • 杜甫诗句“田父嗟胶漆”以胶漆黏性暗喻民生疾苦。
    • 白居易诗中用“胶漆”形容与元稹的深厚友谊。

三、使用场景

  1. 文学表达:多用于诗词、散文中,增强情感或事物关联性的描写。
  2. 日常语境:可形容友情、爱情或合作关系紧密,如“情同胶漆”。

四、补充说明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文献例证,可参考《韩非子》《孙子兵法》等古籍原文,或查阅、9中的具体引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胶漆

胶漆是指一种能够涂覆在物体表面上形成保护膜的涂料。它由不同的溶剂和树脂组成,常用于装饰和保护木材、金属和其他材料的表面。

拆分部首和笔画

胶漆的拆分部首是⺮(竹字头)。它的笔画数是12画。

来源

“胶漆”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卷二十一上》中。古人用竹材炼制而成的胶汁来涂抹物品表面,以达到防腐防潮的作用。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胶漆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混合物,用来装饰和保护各种物体。

繁体

繁体字“膠漆”保留了原始汉字的形态,使用了较多的笔画,但字形与简体字“胶漆”基本相同,只是变化在于字形的书写方式上。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胶漆”并非完全一样的写法。其中,胶的古字形为“膠”,漆的古字形为“漆”。尽管字形上有所不同,但这些字都指代了涂覆在物体表面的液体。

例句

1. 他用胶漆精心涂抹家具,使它们更加光亮。

2. 这幅画的表面经过胶漆处理,防止了颜料的褪色。

组词

1. 木胶:用于粘接木材的胶水。

2. 漆器:用胶漆作为装饰和保护材料的器皿。

3. 涂漆:将胶漆涂抹在物体表面。

近义词

1. 油漆:也是一种涂料,用于装饰和保护物体表面。

2. 涂料:广义上指用于涂覆物体表面的材料。

反义词

1. 褪色:指颜料或涂料的色彩逐渐消退。

2. 剥落:指涂料或涂层从物体表面脱离。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