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胶漆的意思、胶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胶漆的解释

(1).胶与漆。亦指黏结之物。《孙子·作战》:“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唐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田父嗟胶漆,行人避蒺藜。”

(2).比喻事物的牢固结合。《韩非子·安危》:“ 尧 无胶漆之约於当世而道行, 舜 无置锥之地於后世而德结。”《韩诗外传》卷四:“夫习之於人微而著,深而固,是畅於筋骨,贞於胶漆。”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中》:“编简一定,胶漆不移。”

(3).比喻情谊极深,亲密无间。 汉 邹阳 《狱中上书》:“感於心,合於意,坚如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於众口哉!” 唐 白居易 《和<寄乐天>》:“贤愚类相交,人情之大率;然自古今来,几人号胶漆?”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白居易》:“与 元稹 极善胶漆,音韵亦同。” 李光 《将游燕蓟留别秋叶仍用前韵》之二:“两点 金 焦 双血泪,悠悠胶漆説 雷 陈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胶漆(jiāo qī)是汉语中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复合词,本义指胶与漆两种粘合物,引申为关系紧密牢固、不可分离的象征。以下从词典释义与文学意象两方面解析:


一、本义:实物属性

  1. 胶与漆的物理特性

    胶(动物皮骨熬制的粘合剂)与漆(树脂涂料)在古代均为重要的粘合材料,特性相似,均具强附着性。《说文解字》释“胶”为“昵也,作之以皮”,指其粘合作用;漆则因防腐、耐磨被广泛用于器物涂装。二者结合时,黏着力极强,如《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载:“感于心,合于行,亲于胶漆。”


二、引申义:文化象征

  1. 喻情感深厚

    古人以“胶漆相投”形容友情或爱情坚不可破。东汉陈重与雷义交谊至厚,时称“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后汉书·独行列传》),成为典范。

    文学用例:

    杜甫《忆昔》诗:“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2. 指君臣或人际关系的紧密

    汉代典籍常以“胶漆”喻君臣相得,如《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君臣相保如胶漆。”后泛化形容任何牢不可破的关系。


三、权威辞书释义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
  2. 《说文解字注》,许慎撰/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3.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14年。

(注:因未检索到可引用的在线词典链接,来源仅标注权威纸质辞书名称。)

网络扩展解释

“胶漆”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其解释可综合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字面意义
    指胶和漆两种黏性极强的物质,常用于黏合器物或作为涂料。例如《孙子·作战》中提到“胶漆之材”,强调其作为材料的实用性。

  2. 比喻意义

    • 事物的牢固结合:如《韩非子·安危》中“尧无胶漆之约于当世而道行”,比喻事物间紧密不可分的联系。
    • 人际关系的亲密无间:形容情谊深厚,如邹阳《狱中上书》中“坚如胶漆,昆弟不能离”。

二、出处与典故

  1. 古籍引用
    • 《孙子兵法》提到胶漆是战争物资之一,凸显其重要性。
    • 杜甫诗句“田父嗟胶漆”以胶漆黏性暗喻民生疾苦。
    • 白居易诗中用“胶漆”形容与元稹的深厚友谊。

三、使用场景

  1. 文学表达:多用于诗词、散文中,增强情感或事物关联性的描写。
  2. 日常语境:可形容友情、爱情或合作关系紧密,如“情同胶漆”。

四、补充说明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文献例证,可参考《韩非子》《孙子兵法》等古籍原文,或查阅、9中的具体引文。

别人正在浏览...

白夜八夤冰容菜户惭惋察察为明差一点持橐簪笔抽恸大计小用地瓜对味鹅毛雪耳习目染发撤服气覆棋干陵隔硋篝灯古赋果料儿河役洪支坏包还书挥斥八极慧秀惛垫惛瞀鹄竢贱室交际明星节概记纂滥漫廉高赁租泯泯抹墙腻糊牛马相生皮之不存﹐毛将安傅遣词造意请日犬祸曲傅孺子欢三节赡助沈瞀食次司香谈交问坠五就武装部队效玺系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