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节的意思、三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节的解释

(1).三恶人。指 蚩尤 、 五观 、 殷纣 。《逸周书·尝麦》:“诸正敬功,尔颂审三节。” 孔晁 注:“三节, 蚩尤 、 五观 、 殷紂 也。” 五观 , 夏 启 之子。

(2).三镇节度使。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新旧五代史五·三节》:“ 开平 四年, 鏐 ( 钱鏐 )游衣银军,作还乡歌曰:‘三节还乡兮掛锦衣。’三节者, 鏐 在 唐 已领 镇海 镇东 两军节度,入 梁 又兼 淮南 也。”

(3).三段。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历代漕运考》:“ 唐 时漕运,大率三节, 江 淮 是一节, 河南 是一节, 陕西 到 长安 是一节。”

(4).旧俗称端午、中秋、春节为三节。旧时工商界多于三节结算账目。 老舍 《骆驼祥子》四:“车租,他的比别家的大,可是到三节他比别家多放着两天的份儿。”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三节”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主要涵盖以下方面:

1.传统节日统称

指春节(除夕)、端午节、中秋节三个重要节日。旧时工商界常在这三个时间点结算账目,民间也有相关习俗。

2.历史人物代称

指三位恶人:蚩尤(上古战神)、五观(夏启之子)、殷纣(商纣王)。此说法源自《逸周书·尝麦》的注释,多用于古籍。

3.官职与历史概念

4.武术术语

武术中将人体分为梢节(头/手/足)、中节(腰/肘/膝)、根节(腿/肩/胯),强调肢体协调发力。

5.其他用法


以上解释综合了历史文献、民俗文化及专业术语,具体使用需结合上下文。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逸周书》《困学纪闻》等古籍或地方志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三节的意思

《三节》是一个词汇,它通常指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包括春节、中秋节和端午节。

拆分部首和笔画

《三节》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第一个部首是“一”(丨),第二个部首是“月”(⺆,也可以写作“⺙”)。丨代表一根直线,⺆代表月亮。

拆开来看,共有4个笔画,丨有1画,⺆有3画。所以,拆开后的笔画总数是4画。

来源

《三节》是一个常见的词汇,来源于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三个节日都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民间故事,已经成为了中国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节庆活动。

繁体

《三节》的繁体写法为「三節」。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三节」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差异。根据字形演变,可能会出现一些替代的表现形式,但总体来说,字的构造和意义并无太大改变。

例句

1. 三节期间,人们可以享受丰盛的家庭团聚和美食。

2. 冬至是三节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象征着阳气逐渐向日中升高。

组词

1. 节日 2. 春节 3. 中秋节 4. 端午节 5. 国庆节

近义词

1. 度假 2. 节庆活动 3. 传统节日

反义词

1. 平常日子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