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记纂的意思、记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记纂的解释

记录编辑。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符号杂陈,记纂特备。”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记纂”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记”和“纂”两个语素构成,主要用于表示对资料或见闻进行记录和系统编纂的行为及其成果。其核心含义可解析如下:

  1. 本义解析:

    • 记(記):本义指记录、记载,将所见所闻或信息用文字保存下来。强调客观、忠实地录存。
    • 纂:本义指赤色的丝带,引申为汇集、编辑、整理。强调对已有材料或记录进行系统性的汇集、编排和加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 合成义:因此,“记纂”结合了“记录”的初始动作和“编纂”的系统整理过程,意指将所见所闻或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记录,并进一步加以汇集、整理、编排成系统的文献或著作。它涵盖了从原始记录到形成有条理、可查阅的文本或书籍的整个过程。
  2. 引申义与用法:

    • 指行为过程:表示“记录并编纂”这一系列工作。例如:“他毕生致力于史料的记纂工作。”
    • 指行为成果:表示记录并编纂而成的书籍、文献或汇编成果。例如:“这部地方志是历代学者记纂的结晶。”
    • 强调系统性:与单纯的“记录”相比,“记纂”更强调后续的整理、分类、编排等系统性工作,使其成为有价值的资料集合或著作。
    • 历史与学术语境:该词常见于描述历史文献整理、地方志编写、学术资料汇编等领域的工作及其成果。例如,对历代史书、档案、地方风物、学者言论等的整理汇编常称为“记纂”。
  3. 与现代词汇的关联:

    • “记纂”的含义与现代汉语中的“编纂”、“编撰”、“辑录”、“汇编”等词有重叠之处,都包含汇集整理的意思。但“记纂”更侧重于强调其起点是“记录”(可能包含第一手的观察或收集),然后才进行“编纂”。
  4. 权威释义参考:

    • 《汉语大词典》:对“记纂”的解释通常概括为“记录编纂”。该词典是当今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汉语语文词典之一,其释义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可靠性。例如,在解释相关条目或引述古籍用法时,会体现“记纂”的核心含义。 (来源: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普及本).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0.)
    • 《辞源》(修订本):作为一部主要收录古汉语词汇和文史条目的工具书,《辞源》对“记纂”的解释会更侧重其古典用法和文献出处,同样会指出其“记录编辑”的基本义。 (来源: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 辞源(修订本).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8.)
    • 古代文献用例:该词在古代文献中即有使用。例如,清代学者王念孙在《广雅疏证》等著作中常提及对前人训诂的“记纂”,意指记录并整理汇集。 (来源:王念孙. 广雅疏证. 清嘉庆刻本.)

“记纂”意指记录并加以系统编纂,既指记录和整理的行为过程,也指由此形成的系统文献或著作成果。它强调从原始记录到形成有条理、可查考的文本的完整过程,尤其在历史、方志和学术资料整理领域常用。其权威释义可参考《汉语大词典》和《辞源》等大型权威辞书。

网络扩展解释

“记纂”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ì zuǎn,其核心含义为记录和编辑。以下为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引证与用法

该词常用于文献或历史研究中,例如:

田北湖《论文章源流》:“符号杂陈,记纂特备。”
此处“记纂”指对符号、文献的整理与编辑工作。

相关延伸

“记纂”是一个复合词,融合了“记录”与“编纂”的双重动作,适用于需要系统整理文献或信息的语境。

别人正在浏览...

逼切舶货参决大面积祷祀吊扇调役顶灯咄駡方术发秀纷敷浮杯负痾更衣室管闚固宫孤寝悍妒鸿誓虎跃江川绛宫交愤结扎鸠占筠篁愒日开緖口吞三世老调练波流佣掳掇嫚臧妙弹默不做声挠折盘跚胚叶綦公青鬟清若空青壮确评囷府燃放生民涂炭神坐世心世泽顺礼嘶嘶王义危民微知无妄之忧雾雪笑颜霞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