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犬祸的意思、犬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犬祸的解释

亦作“ 犬旤 ”。古代将与犬有关的变异视作凶兆,附会人事,称为“犬祸”。语出《史记·吕太后本纪》:“三月中, 吕后 祓,还过 軹道 ,见物如苍犬,据 高后 掖,忽弗復见。卜之,云 赵王如意 为祟。 高后 遂病掖伤。”《汉书·外戚传上·高祖吕皇后》:“太后持天下八年,病犬祸而崩。”《汉书·五行志中之上》:“於《易》,《兑》为口,犬以吠守,而不可信,言气毁故有犬旤。”《隋书·五行志上》:“天夺其心,爵加於犬,近犬祸也。”《清史稿·灾异志四》:“《洪范》曰:‘金曰从革。’金不从革,则为咎徵。凡恆暘、诗妖、毛虫之孽、犬祸、金石之妖、白眚、白祥皆属之於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犬祸是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灾异现象之一,指犬类动物出现反常行为或群体性异常事件,被视为上天警示或社会危机的征兆。这一概念源自汉代盛行的“天人感应”思想体系,被纳入《汉书·五行志》的灾异分类系统。

从五行学说分析,犬祸对应“金行失性”。《汉书·五行志》记载:“金,西方,万物既成,杀气之始也。故犬畜属金,其祸为吠嗥、狂悖、食主。”《开元占经》卷一一九则补充“犬群嗥、犬戴冠、犬生角”等异象均属犬祸范畴,预示“兵革将起”或“臣下谋逆”。

典型案例如《宋史·五行志》载绍兴二十六年“临安犬夜吠,逾月不止”,被解读为金兵南侵的预兆。明代《万历野获编》记录正德年间“犬登御座”事件,最终成为宁王叛乱的舆论先导。

现代学者指出,犬祸本质是古代将动物行为异常与政治动荡建立超自然关联的认知模式,这种“灾异说”在《中国灾异史记》等著作中被归为前科学时期的特殊文化现象。

网络扩展解释

“犬祸”是汉语中的一个历史词汇,其含义与古代占卜、灾异观念相关。以下为综合解释:

一、基本释义

指古代将与犬相关的异常现象(如怪异行为、幻象等)视为凶兆,并附会到人事灾祸上的迷信观念。字面可拆解为:

二、历史典故

该词最早见于《史记·吕太后本纪》记载:吕后(吕雉)在轵道遭遇形似苍犬的幻影,后腋下受伤病逝,被占卜者解读为赵王如意(其生前迫害的皇子)作祟所致。班固在《汉书·五行志》中进一步将此类现象归类为“犬旤(祸)”,认为属阴阳失调的征兆。

三、文化内涵

  1. 天人感应:体现汉代盛行的“灾异说”,认为自然异象与人间祸福存在神秘关联。
  2. 政治隐喻:如吕后之例,犬祸常被用来解释统治者遭遇的不测,暗含道德警示意味。
  3. 文字变体:古籍中亦写作“犬旤”,“旤”为“祸”的异体字。

四、现代认知

现代语境中,该词主要用于历史文献研究或成语典故引用,其原始迷信含义已不被科学认可。类似表述在《清史稿》等后世史书中仍有沿用,多作为古代灾异观的典型案例。

参考资料

详细记载可查阅《史记》卷九、《汉书·五行志》等原始文献,或参考权威汉语词典中的词条解析。

别人正在浏览...

笆篓边口徧通飙骖磻磎才术常不肯瞠瞠窗幔春精存心养性单介耽沦倒冠落珮东帝顿足搥胸发举轨漏汉腊皇封毁阙祸从天降九坑蠲缓军船口伎狂酲苦不可言来暮两地莲炬灵瑟淩物龙牌芦萉密箐泥汙千一樵山渠长雀稗伸欠是非场食少事烦授位霜气横秋摅光庶男私谢素虬桃叶渡田茅条职痛愤頽挫酡颜鋈錞五势衔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