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持橐簪笔的意思、持橐簪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持橐簪笔的解释

谓侍从之臣携带书和笔,以备顾问。《汉书·赵充国传》:“持橐簪笔,事 孝武皇帝 数十年。” 颜师古 注:“橐所以盛书也。”又引 张晏 曰:“近臣负橐簪笔,从备顾问,或有所纪也。”亦省作“ 持橐 ”。 宋 张孝祥 《清平乐》词:“此地去天尺五,明年持橐西清。” 宋 陆游 《送仲高兄宫学秩满赴行在》诗:“兄去游东阁,才堪直北扉,莫忧持橐晚,姑记乞身归。”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持橐簪笔”是源自中国古代的典故性成语,其核心含义指文官随身携带文书工具,随时准备记录帝王言行或处理政务的勤勉状态。该词可拆解为两部分:“持橐”指手持装文书用的皮囊,“簪笔”则是将毛笔插在冠帽上,合称象征古代史官、文臣的职守特征。

从构词法分析,“橐”(tuó)在《说文解字》中被释为“囊无底曰橐”,特指两端开口的储物袋,常见于汉代官员装简牍的容器;“簪”作动词表示插戴,源自《史记·滑稽列传》中“西门豹簪笔磬折”的记载。两词组合最早见于《汉书·赵充国传》,描述皇帝近臣“持橐簪笔,事孝武皇帝数十年”,生动展现侍从文官携文书工具随时待命的工作状态。

在语用层面,该成语常用于褒扬文职官员恪尽职守,如宋代苏轼《求婚启》中“持橐簪笔,愿游相门”的表述,既体现文士的政治抱负,又暗含对文书工作的专业性要求。现代汉语中多用于文学性表达,形容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例如:“他持橐簪笔三十载,整理出百万字的史料笔记”。

网络扩展解释

“持橐簪笔”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chí tuó zān bǐ,其含义和背景可综合如下:

1.基本释义

2.历史出处

3.用法与延伸

4.结构解析

5.现代应用

该成语生动刻画了古代文职官员的职能特点,兼具历史意蕴与文学色彩。如需更深入考证,可参考《汉书》原文或相关历史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把饭叫饥百日维新百折不屈本质与现象逋发幨幨从车从嫂胆丧魂消达训得婿如龙典雇订编发横财飞章辐裂歌鼓勾陈狗骨勾卒赫翼浣花笺狐妖交绥辑集景升豚犬季年金行酒酣纪游角力戏李轻车緑茶耐笃奴隶主阶级蚍蜉撼树平分秋色平妥器满将覆穷困潦倒让贤桡歌融结润致塞上翁丧亲室奉熟卧殊形诡状四印讼庭条闻通曙团苞婉僤文石问索无辔消得习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