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缄书的意思、缄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缄书的解释

书信。 唐 杜甫 《奉汉中王手札》诗:“前后缄书报,分明饌玉恩。” 明 陈子龙 《赠孙硕肤职方》诗:“水曹自弄 秣陵 云,缄书几度加餐字。” 清 曹寅 《西轩赋送南村还京》之二:“ 南村 饶乐事,早晚报缄书。”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缄书”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jiān shū,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综合多来源信息可总结如下:


基本解释

  1. 指书信
    该词的核心含义是“密封的书信”或“经过封存的信件”,强调信件的私密性和完整性。例如:

    • 唐代杜甫《奉汉中王手札》诗:“前后缄书报,分明饌玉恩。”
    • 明代陈子龙诗句提到“缄书几度加餐字”,均以“缄书”代指书信。
  2. 字面含义扩展

    • “缄”本义为“封闭、封存”(如《汉典》解释“缄”为捆扎绳索或封存动作),而“书”即“书信”。因此,“缄书”字面可理解为“被密封保存的书信”。

使用场景


相关拓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诗文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杜甫、陈子龙等诗人的相关作品。

网络扩展解释二

《缄书》的意思

《缄书》是指书信封存或密封起来的意思。通常是为了保密或保存而封存起来的信件。

拆分部首和笔画

《缄书》的部首是“缶”,拆分成“缶”和“千”两个部分。缶是指陶制的封闭式容器,千是指一千。它的总笔画数为12画。

来源和繁体

《缄书》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古时候人们使用帛书、竹简等材料来传递信息。为了保密,他们会用线将书信缝起来,形成一种密封的状态。

在繁体字中,《缄书》的“缄”字写作“緘”,而不是简体字中的“缄”。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字的形状和结构与现代有所不同。古代的《缄书》中,由于缶部分的字形比较复杂,所以写作缶旁+笥旁。

例句

1. 他将重要的文件缄书封存,以确保安全。

2. 这封缄书中包含了重要的机密信息。

组词

1. 缄口:指闭口不言,保持沉默的意思。

2. 缄默:指沉默无声,不发表言论。

近义词

1. 密函:指被密封起来的信件。

2. 密信:指内容需要保密的信件。

反义词

1. *********:指公开发布的信件,没有保密性。

2. 公函:指政府机关或公共机构发出的公文。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