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信。 唐 杜甫 《奉汉中王手札》诗:“前后缄书报,分明饌玉恩。” 明 陈子龙 《赠孙硕肤职方》诗:“水曹自弄 秣陵 云,缄书几度加餐字。” 清 曹寅 《西轩赋送南村还京》之二:“ 南村 饶乐事,早晚报缄书。”
“缄书”是汉语中的复合词,由“缄”和“书”两部分构成。从单字释义来看,“缄”本义为“捆束器物的绳索”,引申为“封闭、闭藏”,如《说文解字》注“缄,束箧也”;“书”指书信、文书。组合后,“缄书”指密封的书信或未开封的信件,常用于古代文献中表示私密或正式的书信形式。例如,《全唐诗》中杜甫《奉汉中王手札》有“缄书问中散,记事识山公”之句,即用此义。
在具体用法上,“缄书”可作动词短语,表示“写信并封存”,如《汉语大词典》引《南史·王僧辩传》“缄书以间”,又作名词指代封口的信函,如宋代陆游《得赵若川书却寄》诗“缄书寄北阙,掀髯语南山”。现代汉语中该词使用频率较低,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
“缄书”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jiān shū,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综合多来源信息可总结如下:
指书信
该词的核心含义是“密封的书信”或“经过封存的信件”,强调信件的私密性和完整性。例如:
字面含义扩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诗文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杜甫、陈子龙等诗人的相关作品。
阿耳忒弥斯捱风缉缝安身为乐百胜半生包揽八使背珥闭密不廷侧肩车耳嗔心翠篠大八洲抵谰砥厉廉隅丁强兑便鹅池法戒丰彩秆子鼛鼓跟声官赀挂账孤平合境怀藏回念蛱蝶裙江米酒金声掷地畯臣磕响头累屋裂绝力势罗旛陆土面首左右苗茨辟兵千年柏七星岩崎嶬曲复赏説慑愯实坯坯碎锦糖人逃背添火廷珪墨兔头文弱书生文社午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