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迂回曲折。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滱水》:“其水自源东逕其县故城南,枉渚迴湍,率多曲復,亦谓之为 曲逆水 也。”
“曲复”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qǔ fù,其核心含义指迂回曲折,常用于描述地形、水流或路径的蜿蜒状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该词最早见于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滱水》:
“其水自源东逕其县故城南,枉渚迴湍,率多曲復,亦谓之为曲逆水也。”
(译文:水流从源头向东经过旧城南,河道弯曲湍急,多有迂回曲折,因此也被称为“曲逆水”。)
若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引用,可参考《水经注》等文献。
《曲复》是一个汉字词语,常用作动词,意为改动原来的计划或主张,偏离原意进行复述或复写。
《曲复》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两个部首,分别是“曰”和“复”。它总共有7个笔画。
《曲复》是由“曲”和“复”两个字组合而来。其中,“曲”是一个声旁,表示曲折、弯曲的意思;“复”是一个形旁,表示返回、重复的意思。结合起来,表示原计划或主张被改变后的复述或复写。
《曲复》的繁体字是「曲複」。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曲复》没有太大的变化,依然是由两个简体字组成,没有特殊的演变或改写。
1. 他曲复了原来的计划,决定重新开始一项工作。
2. 我们需要曲复讨论中的一些细节。
1. 曲折
2. 曲线
3. 复写
4. 复述
1. 变更
2. 修改
3. 调整
1. 坚持
2. 原则
3. 原样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