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菅蘧的意思、菅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菅蘧的解释

菅和蘧。草名。用以比喻轻贱之物。 宋 苏轼 《再和李杞寺丞见和前篇复用元韵答之》:“知君篋櫝富有餘,莫惜锦绣偿菅蘧。”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菅蘧(jiān qú)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生僻的合成词,其含义可从单字本义及古籍用例中溯源解析:

一、本义解析

  1. 指代草编容器

    源自《礼记·乐记》郑玄注:“菅蘧,器名,以草为之。”指用茅草(菅)和苇草(蘧)编织的粗陋容器,属古代简陋生活用具。

  2. 单字训诂

    • 菅(jiān):《说文解字》释为“茅属”,即白华草,茎秆可用于编织(如《诗经·小雅》"白华菅兮")。
    • 蘧(qú):通“蘧”,《经籍籑诂》引《方言》注“蘧,籧篨也”,指芦苇类植物,古常与“籧”通用,表粗糙竹苇制品。

二、引申含义

  1. 象征粗陋简朴

    因材质低贱,引申指代粗劣之物。如清代训诂著作《经籍籑诂》载:“菅蘧犹窭陋,言器之粗者。”隐喻贫寒质朴之境。

  2. 文化意象

    在《礼记》礼乐语境中,菅蘧器具与钟鼎玉器等礼器对比,象征礼制中“大礼必简”的哲学思想,体现古代物质与礼义的辩证关系。

三、现代辞书释义

《汉语大词典》综合古籍注疏,定义为:“古代草编盛物器具,亦借指粗劣简朴之物。”其释义融合了器物本体与文化隐喻的双重维度。


参考文献

  1. 《礼记正义》郑玄注,中华书局点校本
  2.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
  3. 阮元《经籍籑诂》,中华书局整理本
  4.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菅蘧”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内容综合解析:

基本释义

引申含义

该词多用于比喻低微、轻贱的事物。例如苏轼诗句“莫惜锦绣偿菅蘧”,即以“菅蘧”反衬珍贵之物(锦绣),强调两者的价值对比。

使用场景

  1. 文学比喻:古诗文中常见,借自然草木表达对人事物的评价,如“菅蘧”象征平凡或低价值的存在。
  2. 反衬手法:与贵重物品对举,突出主题价值,如苏轼的用法。

注意

别人正在浏览...

挨擦八宝八辈蚕贬流碧筱浡沸猜讶昌逸超过侈慢冲郁断脊二王后飞奔汾阳考俯拾皆是攻发害口碜海沂晧旰贿漏讲用简珠甲族济恶劲丽龛暴可是科役累见不鲜勒铭燕然励声缕金囊氓家鸣岐凤民则蜜人磨盾娘们頖宫裒掇破屋青甲闪点世臣市渚收引树援寺壁松风水月太常公讨覈天顶天仙配透腔万金油为薪委政无所不容胁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