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犍度的意思、犍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犍度的解释

梵语。娑犍度的省音。为经论篇章单位。也译作薄聚、积木等。 晋 道安 《阿毗昙八犍度论序》:“佛般湼槃后, 迦旃延 以十部经浩博难究,撰其大6*法为一部八犍度四十四品也。”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犍度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犍度是佛教律藏中的重要术语,特指按内容分类汇编的篇章或章节,主要用于规范僧团的组织制度与修行生活。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展开:


一、词源与基本定义

“犍度”为梵语“skandha”(音译“塞建陀”)或巴利语“khandhaka” 的音译,原意为“聚”“蕴”“分节”,引申为“篇章分类”。在汉传佛教律典中,它指对僧团戒律、仪轨的系统性分门别类。例如《四分律》将比丘、比丘尼的戒律细则分为二十犍度,涵盖受戒、布萨、安居等核心制度 。


二、律藏结构中的功能

犍度是律藏(Vinaya Pitaka)的组成部分,与“戒经”(具体戒条)互为补充:


三、核心内容范畴

不同部派律藏的犍度数量各异,但均围绕僧团管理展开,典型分类包括:

  1. 受戒犍度:沙弥、比丘的受戒仪式与资格审核。
  2. 说戒犍度:半月一次的布萨诵戒制度。
  3. 安居犍度:雨季定居修行的规则。
  4. 皮革犍度:禁用动物制品的例外情况。
  5. 药犍度:药品使用与供养规范 。

四、典籍例证

《四分律》二十犍度中,“房舍犍度”规定僧房分配原则,“杂犍度”涵盖日常琐事裁决;《巴利律·大品》则以十犍度统摄僧团运作框架,体现早期佛教的制度化形态 。


参考文献

  1.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犍度”词条(商务印书馆,1922年)。
  2. 印顺《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律藏的组织”章节(中华书局,2009年)。
  3. 《四分律》(卷二十一至卷五十三),大正藏第22册。
  4. 《巴利律藏·大品》,元亨寺汉译南传大藏经版。

网络扩展解释

“犍度”一词有两种不同领域的释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一、汉语成语释义

发音:jiān dù
基本含义:原指古代车马行进缓慢的姿态,后引申比喻事物进展迟缓。
构成解析:


二、佛教术语释义

来源:梵语“skandha”或巴利语“khandhaka”的音译,意为“分类编集”,是佛经篇章的单位,类似“品”或“节”。
具体分类:

  1. 内容范畴:主要涉及僧团戒律、仪式(如受戒、布萨、安居等)及生活规范。
  2. 经典示例:巴利语律典分22犍度,汉译《四分律》则简化至20犍度,包括《受戒犍度》《布萨犍度》《安居犍度》等。
    历史背景:释迦牟尼涅槃后,弟子迦旃延将浩繁经文整理为《阿毗昙八犍度论》,共44品。(来源:、3、7)

三、总结

别人正在浏览...

白头相守悲嗟备取标格别处不窕筹马揣夺娖搦大雨滂沱地寒斗阚短歌行遁秦方方正正赶鸭子上架高参膏田观化孤绝顾虑果疏古诗源火畜驾鹤成仙加码涧井金龟劲强饥凶狙伺开辟跨鼓廓充靓艳卢照邻马乾梅红罗没驮魔障幕客奶糕宁乱颇辞请君入瓮诠序日记簿僧居蛇虫守政赎锾溏泺天妃挑剔啼明襪罗温惠五彩旗嫌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