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卢照邻的意思、卢照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卢照邻的解释

卢照邻(约630-680后) : 唐代诗人。字fdbd子,号幽忧子,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曾任益州新都尉。后因贫病交加,投颍水死。为“初唐四杰”之一。长于七言歌行,格调较高。《长安古意》为其名篇。有《幽忧子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卢照邻(约636-约695),字升之,唐代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其名“照邻”取自《周易·系辞上》“日月相推而明生焉”与《论语·里仁》“德不孤,必有邻”的典故,寓意以德行辉映邻里、广交贤士。

在文学史上,卢照邻以七言歌行体见长,代表作《长安古意》以铺陈手法描绘盛唐都城繁华,其中“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成为千古名句,展现了唐代诗歌由宫廷咏物向市井抒情的转型。他的作品融合六朝骈俪文风与唐代刚健气骨,被《旧唐书》评价为“文体清拔,有古气”。

卢照邻生平坎坷,晚年罹患风疾,隐居于太白山。其《五悲文》《释疾文》等自述性文章,真实记录了他与病痛抗争的心路历程,成为研究唐代士人精神世界的重要文献。最终因不堪病痛投颍水而亡,其悲剧命运与文学成就共同构成唐代文化史的特殊个案。

网络扩展解释

卢照邻是初唐时期著名文学家,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以下是对其名字及生平的综合解析:

一、名字释义

二、生平概要

  1. 早年经历
    生于约636年(一说637年),幼年聪颖,六岁能诗,师从曹宪、王义方等学者,奠定深厚文学基础。
  2. 仕途与创作
    • 20岁任邓王府典签,被赞为“吾之相如”。
    • 调任益州新都尉后,与王勃等文人交游,创作《长安古意》等七言歌行,以宏阔气象革新宫体诗风。
  3. 晚年困境
    约672年患风疾,后服药中毒致残,最终投颍水自尽(卒年约689年)。

三、文学贡献

四、争议与考辨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作品或生平细节,可参考《幽忧子集》或唐代文学史相关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

巴巴劫劫邦联便柔参天撤瑟车驭鸱张蚁聚炊玉词藻宏丽科蹙蹋打关节淡辞单味弟道断灭逢恶导非趺跏抚宁宫锦钩结钩心斗角海军衙门鸿厘慌张势煞椒鹤文石进噉精心祲寻开雾睹天狂乱姥爷灵媪理人眉须猛暴莫敢莫斯科保卫战曩列闹扫髻尼干蜣螂转丸桥脚倾巢而出清甲期日如履薄冰山衲生理学神经痛实名制侍枕泗州和尚素气踏芳鲐皮拖堂豱公沃流相克现象小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