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孤绝的意思、孤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孤绝的解释

(1).谓孤立无助。《东观汉记·坚镡传》:“时 万脩 病卒, 鐔 独孤絶,南拒 邓奉 ,北当 董訢 。一年间,道路隔塞,粮馈不至。”《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年》:“外无应援,内乏粮储,势力孤絶。”

(2).谓孤零,孤单无伴。 唐 薛能 《一叶落》诗:“无双浮水面,孤絶落关头。” 宋 苏轼 《壶中九华诗》:“念我 仇池 太孤絶,百金归买碧玲瓏。” 清 龚自珍 《十月廿夜大风不寐书怀》诗:“侧身天地本孤絶,矧乃气悍心肝淳。”

(3).高峻;高耸。 唐 顾况 《弋阳溪中望仙人城》诗:“何草乏灵姿,无山不孤絶。” 宋 苏轼 《与客游道场何山得鸟字》诗:“中休得小庵,孤絶寄云表。” 宋 陆游 《题四仙像》诗:“归卧青山孤絶处,白驴半伴白云闲。”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 宋 时 真定 木浮图十三6*级,势尤孤絶。”

(4).谓清幽僻静。 宋 文同 《面川亭》诗:“幽亭最孤絶,直入乱丛间。”

(5).指幽静的处所。 宋 林逋 《追和彭城太尉夏月寄题湖上湛然大师房》:“海岸空闻有孤絶,山中休道更清凉。”

(6).见“ 孤经絶句 ”。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孤绝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孤绝

一、核心释义

“孤绝”在现代汉语中主要有两层含义:

  1. 孤立隔绝:形容人或事物处于孤独、与外界断绝联系的状态。

    例:“他性格孤绝,不喜与人交往。”

  2. 独特超群:强调某种特质或境界的独一无二、超越寻常。

    例:“这座山峰姿态孤绝,傲视群峦。”

二、字源与古典释义

三、文学语境中的引申

  1. 空间隔绝:

    形容地理位置的偏远闭塞,如沈从文《边城》:“茶峒地方凭水依山,孤绝而宁静。”

  2. 精神境界:

    指人格或艺术风格的超凡脱俗,如王国维评苏轼词“旷达孤绝,自成高格”。

  3. 情感状态:

    表达极致的孤独感,鲁迅《野草·影的告别》:“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四、权威辞书定义

参考资料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查看链接(商务印书馆官网)

  2.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

    查看链接(汉语大词典官网)

  3. 柳宗元《江雪》,收录于《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
  4. 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5. 鲁迅《野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网络扩展解释

“孤绝”一词在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需结合语境具体理解。以下是综合权威来源的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

  1. 孤立无助
    指处于缺乏支援、处境艰难的境地。例如《东观汉记·坚镡传》记载:“时万脩病卒,镡独孤绝,南拒邓奉,北当董訢”,描述人物孤立无援的状态。

  2. 孤单无伴
    强调个体因失去陪伴而产生的孤独感。宋代苏轼在《壶中九华诗》中写道:“念我仇池太孤绝”,以此表达对孤寂处境的感慨。

二、文学扩展含义

  1. 高峻超然
    唐代顾况《弋阳溪中望仙人城》诗句“无山不孤絶”,以“孤绝”形容山势高耸险峻,引申为事物超凡脱俗的气质。

  2. 清幽僻静
    宋代林逋诗句提到“海岸空闻有孤绝”,此处指幽静远离尘嚣的场所,赋予词语环境意境的表达。

三、其他语境解释

  1. 情感与格调的极致
    清代严复诗句“欲采盈盈太孤绝”中,该词被用来形容品格或艺术境界的无可比拟,体现一种极致的美学追求。

提示:以上解析综合了古籍、诗词等经典用例。若需深入探究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世说新语》《续资治通鉴》等原著。

别人正在浏览...

败趋白衣宰相把拦罢瘵边羡毕娶惨不忍闻乘高决水臣卫触发敌偶地头蛇东厢燔破乏人发棠符征隔壁戏洸瀁孤标独步规谋黑滋滋护助见风使帆凈财精粗精覈眷睐看循坤仪两面派猎较沥耳琉璃眼隆固跘旋气愤填膺绮馔人代柔需软裘快马弱脉散光上不得芦苇省候石眼试作酥佥嗁呼童男童女同恶相济土豪劣绅頽址微涡惟真无尽灯闲代香格里拉枭剪小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