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护手的意思、护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护手的解释

(1) [handguard]

(2) 剑上的保护手的装置

(3) 一把刀或匕首上类似剑的护手的保护装置

(4) [nipper]∶渔民戴的用来保护手不被绳索勒坏的厚箍带或连指手套

详细解释

刀剑等柄上安装的用来保护手的金属配件,一般为椭圆形或海棠形。《解放日报》1945.2.5:“刺时二人各戴‘护身’,持有护手的木枪,做不规则的对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护手(hù shǒu)是现代汉语中的多义词项,其核心含义围绕“保护手部”展开,具体释义及用法如下:


一、基础释义

  1. 字面含义

    指用于避免手部受伤的防护装置或设计,常见于工具、器械或运动装备。例如:

    “这把刀的护手能防止使用者握持时滑向刀刃。”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2. 动作描述

    作为动词短语时,表示“保护他人手部”的动作行为。例如:

    “护士小心护住患者的手,避免输液管移位。”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二、专业场景释义

  1. 武术器械术语

    特指刀剑等冷兵器中隔离手柄与刃部的金属部件,兼具防滑与格挡功能。

    来源:《中国武术大辞典》,人民体育出版社。

  2. 运动防护装备

    在击剑、曲棍球等运动中,指手套或器械上保护手指、手腕的强化结构。

    来源:《体育科学百科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文化延伸用法

在传统工艺中,“护手”亦指代手部保养行为,如古籍所述:

“冬日以膏脂护手,防皴裂。”

来源:《本草纲目·人部》(明·李时珍),提及手部护理的药材配伍。


权威参考文献(无链接时标注来源):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
  3.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 《中国武术大辞典》.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7.
  4. 李时珍. 《本草纲目》. 明代万历刻本(影印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网络扩展解释

“护手”一词具有多层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实物装置
    指安装在刀、剑、匕首等武器或工具柄部的金属配件,形状多为椭圆形或海棠形,用于保护使用者的手部免受伤害。这种装置常见于击剑运动、屠宰工具或冷兵器中,能有效防止手部滑脱或与刃部直接接触。

  2. 防护用具
    渔民等职业使用的厚箍带或连指手套,用于保护手部不被绳索勒伤,属于功能性护具。

二、引申含义

  1. 动词用法
    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保护手部,例如涂抹护手霜、穿戴手套等日常护理行为。如汉典中提到:“做完家事后,她习惯用润肤液护手”。

  2. 成语隐喻(较少见)
    在特定语境下可比喻对他人的关心与照顾,如查字典解释的“保护手部,引申为在精神或物质上给予帮助”。但此用法在多数文献中未广泛提及。

三、使用场景

四、补充说明

不同领域对“护手”的定义侧重不同,例如武术领域强调其防护功能,而生活场景中更倾向护理行为。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聱取百尺竿头白樊楼变号边笋並概不名一格炒买炒卖乘势尺棰箠駡箠挞春社到来打中吊哭敌产迭萝花飞耳府望告实耿饼桄桹刮平国司空悍戆淮王术黄蘖戛玉锵金济代禁戒噤舌谨识进退失措激切倔头兰味卢蒲藐躬喷溢屏寂迁臣逐客起号青稞麦穷不失义惹祻荣美融蚀山虫摄服生龙脑十室九匮手锯收录机速効菾菜土歌危行仙圣小钢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