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護手的意思、護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護手的解釋

(1) [handguard]

(2) 劍上的保護手的裝置

(3) 一把刀或匕首上類似劍的護手的保護裝置

(4) [nipper]∶漁民戴的用來保護手不被繩索勒壞的厚箍帶或連指手套

詳細解釋

刀劍等柄上安裝的用來保護手的金屬配件,一般為橢圓形或海棠形。《解放日報》1945.2.5:“刺時二人各戴‘護身’,持有護手的木槍,做不規則的對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護手(hù shǒu)是現代漢語中的多義詞項,其核心含義圍繞“保護手部”展開,具體釋義及用法如下:


一、基礎釋義

  1. 字面含義

    指用于避免手部受傷的防護裝置或設計,常見于工具、器械或運動裝備。例如:

    “這把刀的護手能防止使用者握持時滑向刀刃。”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2. 動作描述

    作為動詞短語時,表示“保護他人手部”的動作行為。例如:

    “護士小心護住患者的手,避免輸液管移位。”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二、專業場景釋義

  1. 武術器械術語

    特指刀劍等冷兵器中隔離手柄與刃部的金屬部件,兼具防滑與格擋功能。

    來源:《中國武術大辭典》,人民體育出版社。

  2. 運動防護裝備

    在擊劍、曲棍球等運動中,指手套或器械上保護手指、手腕的強化結構。

    來源:《體育科學百科全書》,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文化延伸用法

在傳統工藝中,“護手”亦指代手部保養行為,如古籍所述:

“冬日以膏脂護手,防皴裂。”

來源:《本草綱目·人部》(明·李時珍),提及手部護理的藥材配伍。


權威參考文獻(無鍊接時标注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1.
  3. 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研究院. 《中國武術大辭典》. 人民體育出版社, 2007.
  4. 李時珍. 《本草綱目》. 明代萬曆刻本(影印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5.

網絡擴展解釋

“護手”一詞具有多層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實物裝置
    指安裝在刀、劍、匕首等武器或工具柄部的金屬配件,形狀多為橢圓形或海棠形,用于保護使用者的手部免受傷害。這種裝置常見于擊劍運動、屠宰工具或冷兵器中,能有效防止手部滑脫或與刃部直接接觸。

  2. 防護用具
    漁民等職業使用的厚箍帶或連指手套,用于保護手部不被繩索勒傷,屬于功能性護具。

二、引申含義

  1. 動詞用法
    指通過物理或化學手段保護手部,例如塗抹護手霜、穿戴手套等日常護理行為。如漢典中提到:“做完家事後,她習慣用潤膚液護手”。

  2. 成語隱喻(較少見)
    在特定語境下可比喻對他人的關心與照顧,如查字典解釋的“保護手部,引申為在精神或物質上給予幫助”。但此用法在多數文獻中未廣泛提及。

三、使用場景

四、補充說明

不同領域對“護手”的定義側重不同,例如武術領域強調其防護功能,而生活場景中更傾向護理行為。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哀子按鍵案省冰晖禀生參僚察裡津保衛戰塵缁重審出去達智叮問分牀同夢焚骨揚灰分務扶挽哽結格殺無論鈎絡冠帔好謀而成侯服華燦槐芽餅檢刻焦涸叫阍忣忣荊桃窘摭疚心疾首覺岸巨坊裲裆靈承靈籌陵壑令君離觞劉勰沒羽命蒂甯武子牛耕牌位品俗绮船請業衢逵燃萁煎豆上晝哨位霜竿司機蜓蚞猥品物方霧關雲洞兀楞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