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藐躬的意思、藐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藐躬的解释

孱弱的躯体。《清史稿·德宗纪二》:“况慈闈颐养廿餘年,使徒御有惊,藐躬何堪自问?” 吴樾 《 * 时代》:“内顾藐躬,素非强壮,且多愁善病,焉能久活人间?”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藐躬穷奇,所至颠沛。” 茅盾 《色盲》五:“以他那样的藐躬,负起生活的重担,实在是毫无意义的。”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藐躬"为汉语古语词,读作miǎo gōng,指代说话者对自身的谦称,含"微小之身"的谦卑意味。该词由"藐"与"躬"两个单字复合而成:

  1. "藐"本义为细小柔弱,《说文解字》释作"小草也",引申为轻视、微小之意,如《左传·僖公九年》"以是藐诸孤";
  2. "躬"原指身体,《尔雅·释诂》注为"身也",后引申为自我称谓,如《论语·卫灵公》"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在《汉语大词典》中,"藐躬"被明确标注为谦辞,常见于古代奏章、书信等正式文体,例如清代朱彝尊《曝书亭集》中"臣虽藐躬,敢忘夙夜"。现代汉语中该词已罕用,但在研究古典文献时仍需准确理解其谦逊指代功能。

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藐躬”是一个文言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析:

基本含义

“藐躬”指“孱弱的躯体”或“虚弱的自身”,常用于自谦或描述身体状态不佳的情形。例如《清史稿》中“藐躬何堪自问?”即表达对自身能力的谦逊态度。

详细解释

  1. 词义构成

    • “藐”意为弱小、微弱,“躬”指自身或身体,组合后强调身体或身份的孱弱。
    • 在历史文献中多用于帝王、文人的自谦语境,如吴樾《暗杀时代》中“内顾藐躬,素非强壮”,鲁迅书信中也用此词自述困境。
  2. 用法与语境

    • 自谦表达:常见于正式文书或文学作品中,如“使徒御有惊,藐躬何堪自问?”(《清史稿》)。
    • 描述虚弱:如茅盾《色盲》中“以他那样的藐躬,负起生活的重担”。
  3. 需注意的误释
    个别资料(如)将其解释为“藐视身份,低下姿态”,可能与拆分字义导致的误解有关。但从权威文献和主流词典看,此词核心仍围绕“孱弱”展开。

“藐躬”是文言色彩浓厚的自谦词,需结合语境理解。现代使用较少,多见于历史文本或文学创作中,表达对自身状态的低调描述。

别人正在浏览...

白额将军白卷邦畿傍转缤缤拨理侧杀彻田敕力吹筒辍业大功东鸣西应匪营敷条改柱张絃刚急挂拍滚刀行牀红头签环缭欢豫贿财虺螣镬铎火急火燎磵路经制军谋离縰门下坊目瞤贫寒潜躲杞菊轻财青翠卿卿我我青贮钦谋禽妆却顾黢黑诎伸让衢热喘人中白濡尾沙蒸圣诞老人省閤手相说然贪险踢荡荡图馆像法小青小性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