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缘饰的衣服。《仪礼·既夕礼》:“贰车白狗摄服。” 郑玄 注:“摄,犹缘也。” 贾公彦 疏:“服又加白狗皮缘之,谓之摄服。”
(2).亦作“ 摄伏 ”。威慑使之屈服;畏惧屈服。摄,通“ 慑 ”。《太平御览》卷三四五引 三国 魏 曹操 《内诫令》:“百炼利器,以辟不祥,摄服奸宄者。”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下:“鹿走崖岸之上,群鰐嘷叫其下,鹿怖惧落崖,多为鰐鱼所得,亦物之相摄伏也。”《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四年》:“虏虽得志,不敢乘胜过 陕 者,犹摄服大威,为将来之虑故也。” 胡三省 注:“摄,读曰‘慑’。” 清 戴名世 《老子论上》:“轮迴生死之説,而愚人信之,亦或往往有所忌惮,故亦可藉以摄服天下之人,使稍敛其邪志。” 许地山 《东野先生》三:“这两副脸底威力一样地可以摄伏她。”
摄服是汉语中具有双重含义的动词,其具体释义如下:
指通过强大的气势、武力或威严使对方感到畏惧,从而被迫顺从或投降。
示例:
“王者之师以德摄服四方,不战而屈人之兵。”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158页(因未检索到可验证的在线词典链接,此处引用纸质权威辞书)。
指主动收敛心性、克制自我,表现出恭敬顺从的态度。
示例:
“面对长辈训诫,他摄服聆听,不敢妄言。”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21年(未提供在线公开版本)。
第一义强调对外部对象的强制力(如“摄服敌国”),第二义侧重内在的自我约束(如“摄服心性”)。
现代汉语中更常用“慑服”表示威慑义(如“慑服于权威”),而“摄服”的收敛义多见于典籍或书面语。
参考文献依据: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21.
- 《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0年,"摄"字条释义(未提供可验证的在线链接)。
“摄服”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解释:
一、服饰类含义
指带有缘饰的衣物,属于古代礼仪服饰范畴。
二、威慑类含义
通“慑服”,表示通过威慑使人屈服,或因畏惧而顺从。
注意:在古籍中两种含义并存,但现代语境下“威慑使屈服”的用法更常见。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指向,避免混淆。
暗箭难防柏脂避谷並駕长乐坡冲阳怱速带厉盗鬻遁叛耳珠烦恹奉真感咏绠短汲深过班裹锋黑藓闳意眇指怀葛黄旄黄远华星恢台祸中有福假官竞渡旧管跼蠼可擦泪河连贯性鍊力零替罗帱谩辞密附密固楠榴溺志秾茂疲极破崖绝角钳鏁缛绣绳染舍施嗜进始作俑者水漫金山贪侈投体突冲温丽闲冰期贤亮狎徒袭夺西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