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变化治理。《周礼·天官·太宰》:“七曰嬪妇化治丝枲。” 贾公彦 疏:“嬪妇谓国中妇人有德行者,治理变化丝枲以为布帛之等也。”
(2).谓以德化治理百姓。《汉书·循吏传》:“时少能以化治称者,惟 江都 相 董仲舒 ,内史 公孙弘 、 儿宽 ,居官可纪。”
“化治”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变化治理
指通过调整或改革实现事物的有序管理,例如《周礼·天官·太宰》中提到“嫔妇化治丝枲”,即通过治理将丝麻转化为布帛。
以德化治理百姓
强调通过道德教化而非强制手段管理民众,如《汉书·循吏传》记载董仲舒等人以德治闻名。
若需了解现代医学中的“化疗”,可进一步说明。
《化治》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意思是指化解和治理。在中文中常用于描述解决问题或解决困难的行为。
《化治》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土」和「水」。
「土」表示与土地或大地相关的事物,「水」表示与水流或水相关的事物。
根据规范字典统计,「化治」这个词的总笔画数是8,其中「化」有4笔,「治」有4笔。
《化治》这个词是汉语词汇,源自古代汉字的演变和使用。在繁体中,「化」字和「治」字保留了相同的形状,只是书写顺序和部分笔画有所调整。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化治》这个词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古时候,「化」字的写法是「讠人一卜」,其中「讠」为「言的古字形」,「人一卜」表示在人的下方加一画横,「治」字的写法是「一口用」,其中「一」表示一画,「口用」表示在一个方块上加一横。
1. 这位领导在化解矛盾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治理社会问题。
1. 化解
2. 化妆
3. 治理
4. 治疗
1. 化解
2. 解决
3. 消除
4. 处置
1. 放大
2. 恶化
3. 加剧
4. 扩大
百隧北群空不利步六孤不生不灭驰风春种法歌翻白风透棼迷负樵诰辞櫜弓卧鼓个把钩子麻糖恒干黄云谶秽膻回涂麾帜虎劲艰苦巨获揩磨抗干扰款燕冷俊裂壤骊虬龙行虎变骡夫鸣珂里末劫宁晷扒龙炮打灯儿澎赑贫窘裒剥清涎清要塞上翁三班倒神岳时范世善堂石溪实习生手写体书诏私贿思绎岁醪随俗浮沈讨还王凫顽素响振斜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