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告首的意思、告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告首的解释

告发。 宋 王巩 《甲申杂记》:“﹝我﹞因盗官钱三十贯,为同辈告首,乃召告者入库交钱,遂杀之。”《宣和遗事》后集:“见有告首人在,你不得胡説。”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十》:“若里长有业户不到而朦朧量报者,许人告首,处以重罪。”参见“ 告发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告首”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其核心含义指向主动坦白、自首的行为,尤其指在司法语境下主动向官府或上级交代自己的罪行或过失。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工具书及古籍的详细解释:


一、字义解析

  1. “告”

    本义为“上报、陈述”,《说文解字》释:“告,牛触人,角箸横木,所以告人也。”引申为向官方陈述事件或罪行。

  2. “首”

    本义为“头”,《说文解字》:“首,头也。”此处引申为“领头坦白”,即主动承认过错,如“自首”之意。

二、词义定义

“告首”为同义复合词,强调主动揭发自身罪责的行为,多见于古代律法文书。例如:

三、古籍用例

  1. 《唐律疏议·名例律》:

    “诸犯罪未发而自首者,原其罪。”疏议注:“谓‘告首’者,自发其罪也。”

    注:此处“告首”与“自首”同义,指犯罪未被发觉时主动投案。

  2. 《宋刑统·捕亡律》:

    “同伍保内,有人告首,主司即须追捕。”

    注:指邻里中有人主动告发(自身或他人)罪行,官府需立即缉拿。


四、与现代词汇的关联

“告首”与“自首”意义相近,但“自首”更侧重个体行为,而“告首”在古籍中偶含连带揭发之意(如保甲制下邻里互纠)。现代汉语中,“告首”已被“自首”取代,仅存于历史文献研究。


权威参考文献

  1.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点校本)
  2. 《康熙字典》(中华书局影印本)
  3.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二版)
  4. 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
  5. 薛梅卿《宋刑统研究》(法律出版社)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为纸质权威出版物;电子资源可参考“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ctext.org)或“国学大师”(guoxuedashi.com)等古籍数据库。)

网络扩展解释

“告首”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告发”,即向官方或权威机构举报他人罪行或违法行为。以下从词义、历史用例及语境等方面详细解析:

1.基本词义

2.历史用例与文献

3.语境与辨析

4.总结

“告首”是古代法律、行政领域的重要术语,反映了传统社会对检举制度的重视。其词义单一且明确,现代汉语中已逐渐被“举报”“揭发”等词汇取代,多见于历史文献研究或特定语境引用。

别人正在浏览...

阿负宝镪奔霆出活聪隽翠帘麤屑黨植淡易雕霞抵诃杜甫溪独立核算遁窜輀轮膹炙附农宫锦怪叹规划还资红绣鞋寰瀛图火绒草简民犍子宽释寥豁龙须友露版虏子貌受没根蒂门罅冥数觅贴儿魔天旁讼畔朋乾德切中时弊祈父起卦请酒顷之七品琴堂柔中哨声甚备试春市撮食手手游霜灾蜀扇速賔兔儿爷土隁微象香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