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诎服的意思、诎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诎服的解释

屈服。《汉书·吾丘寿王传》:“书奏,上以难丞相 弘 , 弘 詘服焉。” 唐 李德裕 《近世节士论》:“ 魏生 为酷吏所逼,终不詘服,词义雅正,有古人之风。” 清 顾炎武 《<劳山图志>序》:“而一二智慧之士倡为迂怪之谈,以耸动天下之听,彼其意不过欲时君拥篲,辩士詘服,以为名高而已。”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诎服"是汉语中具有丰富历史语义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和文献用例两个维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诎服"读作qū fú,由"诎"与"服"两个语素构成。"诎"本义指言语钝滞,《说文解字》释为"诘诎也。一曰屈襞",后引申出屈折、屈服义;"服"甲骨文象以手按人跪地之形,本义为降服,《说文》训作"用也",后发展出顺从、信服义。二字组合后,《汉语大词典》定义为"屈服、服输",如《汉书·司马相如传》载"诎折隆穷,蹷以连卷"即用此义。

二、引申义项

  1. 物理屈曲:指物体弯曲形态,《周礼·考工记》"辩其角欲三色而直,中围欲丰,本欲疾,中欲挫,终欲抟"郑玄注"挫谓诎折"即此义。
  2. 心理屈从:表被迫服从,《汉书·陈汤传》"诎指而事之,北面而臣事"即此用法。
  3. 语言滞涩:指言辞不顺畅,《楚辞·九章》"语言讷譅兮,又无彊辅"王逸注"讷者,钝也;譅者,难也"可互参。

三、权威典籍佐证 《康熙字典》引《前汉·扬雄传》"蹷浮麋,斮巨狿,搏玄蝯,腾空虚,殱连卷"张揖注"连卷,卷曲也"印证其屈曲本义。《辞源》引《荀子·劝学》"诎五指而顿之"杨倞注"诎与屈同"说明通假现象。

网络扩展解释

“诎服”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释义
“诎服”读作qū fú,意为屈服、顺从,指在压力或权威面前放弃抵抗。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多见于古籍文献。

古籍例证

  1. 《汉书·吾丘寿王传》中记载:“书奏,上以难丞相弘,弘诎服焉。”此处指丞相弘在争论中被说服或被迫屈服。
  2. 唐代李德裕《近世节士论》提到:“魏生为酷吏所逼,终不诎服。”形容人物在压迫下仍坚持立场,反衬“评服”的屈服之义。

近义词与辨析

补充说明
该词在现代使用中需注意语境,多用于文学创作或历史研究,日常交流建议用“屈服”“服软”等替代。

别人正在浏览...

爊炕班将倍诵碧霭霭熚熚薄技幨幌掣顿乘号缔纶笃而论之法义敢只是更议害兽荷扰弘益黄柯洹洹懽侍骄假贾衅届候景钟就谷俊英拘箝寇劫酷儒牢狱流会落成典礼莽荡荡曼荼罗毛头小子门向懱爵排泄箝塞趣旨然明饶爽揉辐散涣伤风败化麝父势不可当率真硕交叔献绥劝太湖精头重脚轻婉慧万无巍峩文僚稳切诬衊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