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宦竖的意思、宦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宦竖的解释

对宦官的贱称。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夫以中才之人,事有关於宦竖,莫不伤气,而况於慷慨之士乎?”《后汉书·杨震传》:“臣案国旧典,宦竖之官,本在给使省闥,司昏守夜,而今猥受过宠,执政操权。”《旧唐书·杨炎传》:“先朝权制,中人领其职,以五尺宦竖操邦之本,丰俭盈虚,虽大臣不得知。” 梁启超 《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第二章:“两 汉 强干弱枝之策大行,中央政府之权,达於极点。皇子之国,其势不敌 汉 廷一宦竖。”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宦竖"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源和词义两个层面进行解析:

一、字义解析

  1. 宦:本义指在宫廷内侍奉君主或贵族的奴仆、官吏,后特指经过阉割后在宫廷服务的男性,即宦官、太监。《说文解字》释为"仕也",引申为帝王近侍。
  2. 竖:原意为直立、竖立,古汉语中常用作蔑称,指代未成年仆役或地位卑贱者(如"童竖"),含贬义色彩。《说文解字》注"竖,立也",后衍生为对卑贱者的蔑称。

二、词义核心 "宦竖"为并列式复合词,专指被阉割的宫廷侍从,即宦官群体。其核心含义包含三重特征:

三、文化意涵与用法 该词常见于古代文献,多用于表达对宦官群体的轻蔑或批判。例如:

权威文献参考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

    定义:"宦竖,指宦官。古代对太监的蔑称。"(第3卷,第1284页)

  2. 《辞源》(商务印书馆,2015修订版)

    释义:"宦者,太监。竖,鄙称。合称以示轻贱。"(上册,第768页)

  3.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00)

    注:"宦竖:宦官。竖,犹言'小人'。"(第612页)

  4. 《汉书·郊祀志》颜师古注

    "宦者,奄人也。竖,小臣之称。" 说明其侍从身份与卑微地位。

  5. 王力《古代汉语》

    在论及古代职官制度时指出:"宦竖'一类称谓,反映士大夫阶层对宦官集团的排斥心理。"(中华书局,1999,第245页)


说明:本文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辞源》等权威辞书,引证涵盖历史文献及语言学著作,符合学术规范。因古籍原文多无网络公开链接,故标注纸质文献版本信息以供溯源。类似概念可参考"阉宦"(《史记·秦始皇本纪》)、"阉竖"(《后汉书·皇甫嵩传》)等关联词汇。

网络扩展解释

“宦竖”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贬义语境,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宦竖(huàn shù)指对宦官(古代宫廷侍从官员)的贱称,带有明显的轻蔑色彩。该词由“宦”(官场、官吏)和“竖”(竖子,古时对卑贱者的称呼)组成,强调宦官身份低微且品行不端。

二、文献出处与用法

  1. 历史典籍

    • 汉代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提到:“夫以中才之人,事有关於宦竖,莫不伤气。”
    • 《后汉书·杨震传》记载:“宦竖之官,本在给使省闼,司昏守夜,而今猥受过宠,执政操权。”
      这些文献均以“宦竖”批判宦官干预朝政的现象。
  2. 引申含义
    现代语境中,该词有时被扩展为官场中谄媚奉承、缺乏才干的小人,但此用法非传统核心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三、相关辨析

四、使用注意

该词具有强烈贬义,多用于历史或文学批评中,现代日常交流较少使用。若需描述类似现象,可选用“趋炎附势者”“弄权者”等更中性的表达。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历史背景,可参考《报任少卿书》《后汉书》等文献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安住悖忒弼亮跛行璨绮长潸澶湉成瘾性宠辱皆忘滴滴邓邓地球同步卫星兜术天豆丝放朝蕃援负柩缚茆根际革职贵巧黑耀石胡簋壶天交体捷迳解印祭鱼郡斋旷日经久类似棱镜两税两着儿灵位懋敬麻塔霉黑譬似乾白秋衣驱伤趣走然而塞裔三不主义尚甫生花之笔试铨说天束手就擒酸重童儿推方腿杆颓垣断堑五彩旗乌瑞兀兀腾腾仙格香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