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不主义的意思、三不主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不主义的解释

指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揪辫子。《人民日报》1984.9.6:“党中央多次强调今后再不搞运动,三令五申实行‘三不主义’。”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三不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特定历史时期提出的重要方针政策,其核心内容为“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旨在促进民主讨论和思想解放。以下是详细解释:

1.定义与核心内容

“三不主义”指在思想理论讨论和党内民主生活中,禁止采用人身攻击或政治打压手段,具体包括:

2.历史背景

3.应用场景与意义

4.延伸与现状

邓小平进一步将“三不主义”扩展为党内民主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强调“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当前,这一方针仍被视为维护民主讨论、减少官僚主义的重要参考。

如需更完整的历史文献或政策细节,可参考《邓小平文选》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文件。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三不主义》的意思

《三不主义》是指不争论、不批评、不表态的一种言论态度。这种态度通常出现在政治环境中,表明某个个体或团体对争议性或敏感性话题选择保持沉默,以避免引起纷争和冲突。

《三不主义》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三不主义》的拆分部首是「言」和「主」,其中「言」为部首,「主」为偏旁。整个词汇共有12个笔画。

《三不主义》的来源

《三不主义》一词的最早来源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一个网络论坛上的帖子。这个帖子发表于2008年,当时的作者使用了这个词汇来形容某些人在政治话题上保持沉默的态度。

《三不主义》的繁体

《三不主义》的繁体为「三不主義」。

《三不主义》的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不」字部分写作「不」,「主」字部分保持不变。因此,「三不主义」在古代写作「不争論、不批評、不表態」。

《三不主义》的例句

1. 对于这个敏感的议题,他选择了三不主义,没有发表任何评论。

2. 在这个团队中,三不主义是一种共识,所有成员都避免在政治问题上表达个人立场。

《三不主义》的组词

1. 不争论

2. 不批评

3. 不表态

《三不主义》的近义词

1. 韬光养晦

2. 不置可否

3. 沉默不言

《三不主义》的反义词

1. 主动表态

2. 积极参与

3. 公开争论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