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黄犬音的意思、黄犬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黄犬音的解释

谓黄耳犬传递音信。借指家书。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不闻黄犬音,难传红叶诗。”参见“ 黄犬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黄犬音”是一个源自中国历史典故的成语,其核心含义指代家书、故乡的消息或亲友的音讯。该词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蕴,主要来源于以下典故:

  1. 典故出处(核心来源): 此典出自《晋书·卷五十四·陆机传》。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羁旅洛阳时,久未与家乡吴郡(今苏州)的亲人通信。他饲养的爱犬名为“黄耳”,通人性。陆机尝试将书信系于黄犬颈上,黄犬竟独自跋涉千里,将书信送至吴郡家中,后又将家人的回信带回洛阳给陆机。自此,“黄犬”或“黄耳”便成为传递家书信使的代称,而“黄犬音”则特指通过信使传递而来的家乡音信、家书。

  2. 字面与引申义解析:

    • 黄犬: 字面指黄色的狗,在此典故中专指陆机的信使犬“黄耳”,引申为传递书信的信使。
    • 音: 指消息、音讯、书信。
    • 黄犬音: 合起来,字面意思是“由黄犬带来的音讯”,核心引申义即为家书、故乡亲友的消息。它蕴含着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对亲人消息的殷切期盼,以及古代通信不易背景下对可靠信使的寄托。
  3. 文学与文化中的运用: 此典在后世诗词中被广泛引用,用以表达思乡怀亲之情。例如唐代诗人李商隐《赠从兄阆之》中“笑问黄犬音”之句,即是用此典表达对亲人消息的关切。它成为中华文化中表达乡愁与亲情的一个经典意象。

  4. 现代理解与使用: 在现代汉语中,“黄犬音”作为一个固定词组已较少在日常口语中使用,属于较为文雅的书面语或典故用语。但在理解古典文学作品、成语典故或进行相关文化研究时,其含义至关重要。它象征着来自遥远故乡的珍贵信息,承载着亲情与乡愁。

“黄犬音”源于《晋书》所载陆机“黄耳传书”的典故,其详细意思是指由信使(典故中专指黄犬“黄耳”)传递而来的家书或故乡亲友的音讯。它深刻体现了古人对亲情联络的重视和对家乡消息的渴望,是中华文化中表达乡愁与思念的重要文化符号。

网络扩展解释

“黄犬音”是一个古典文学中的词语,具体含义及解释如下:

1.基本词义

指通过黄耳犬传递的音信,后借代家书或远方消息。其核心来源于“黄耳传书”的典故。

2.词源典故

源自晋代陆机的传说:陆机曾养一黄耳犬,能往返千里传递家书(见《晋书·陆机传》)。后世以“黄犬”或“黄耳”代指信使,“黄犬音”则引申为书信或消息。

3.文学出处

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中曾用此词:

“不闻黄犬音,难传红叶诗,驿长不遇梅花使。”
此处以“黄犬音”与“红叶诗”(情诗)、“梅花使”(驿使)并列,表达书信难达的愁绪。

4.现代用法

该词主要用于古典文学语境,现代汉语中已不常见。其近义词包括“鱼雁”“尺素”等,均与古代通信方式相关。

“黄犬音”通过典故和文学化表达,赋予书信以生动的意象,反映了古代信息传递的艰辛与对家书的珍视。需注意其使用场景多限于诗词、戏曲等古典文体。

别人正在浏览...

安保安亲八卦图暴言被问匾短并育不慈策套臣虏穿城辍谢麤坌打道打剌苏档口敦释贰醮封诰風袂奋轧棺榇寒衣火记贱敛贵发节流杰黠窘暴开山教主暌索捆复来暮乐禁冷板櫈临飨蠡浦貌禅沐巾母难之日木锜女曲蟠极锲梓跂足驱邪阮巷鋭骑杀胡林尚文升资世贯梳洗打扮厮勾送迎钱堂宇韬瑕通草花菟肩外销胁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