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奉遵的意思、奉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奉遵的解释

遵守;遵从。《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其令有司各修职任,奉遵法度,惠兹元元。”《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况 寧 前朝所表,名德已著,而久栖迟,未时引致,非所以奉遵明训,继成前志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奉遵是由“奉”与“遵”组合而成的复合词,二者均含恭敬、遵从之意,整体强调高度敬重并严格遵循某种规范或指示。以下从语义、用法及权威来源角度详述:


一、核心释义

    • 本义为“恭敬地捧着”,引申为“承命”“敬受”。如《说文解字》:“奉,承也。”
    • 在“奉遵”中强化行为的庄重性,体现对指令或准则的尊崇态度。
    • 本义为“依循”“顺从”,《说文解字》:“遵,循也。”
    • 强调实际行为上对规则、命令的服从与执行。
  1. 复合词“奉遵”

    • 语义:指恭敬地接受并严格遵循(法令、教诲等),含谦卑、无条件服从的意味。
    • 语境:多用于正式文书或尊卑分明的场景,如臣子对君命、弟子对师训的遵从。

二、用法与例证

  1. 古典文献用例

    • 《后汉书·曹褒传》:“褒知帝旨欲有兴作,乃上疏曰:‘今承旨而奉遵之,臣之愿也。’”

      (体现臣子对君主诏令的恭敬遵从)

    • 《宋书·礼志》:“百官奉遵成制,不敢逾越。”

      (指严格遵循既定礼法制度)

  2. 现代适用场景

    • 常见于法律、宗教或组织规章语境,如“奉遵宪法”“奉遵教义”,强调义务性与严肃性。

三、权威来源参考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释“奉遵”为“敬从,遵守”,引《后汉书》例证(参见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第3卷,第217页)。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分释“奉”为“恭敬地接受”,“遵”为“沿着……执行”,复合后凸显尊卑关系中的服从(2003年,第398、1242页)。

  3. 汉典网(www.zdic.net)

    综合《康熙字典》与《说文解字》注解,明确二字本义及复合逻辑(参见条目)。

  4. 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指出“奉”含“捧持—敬受—遵从”的语义演变,与“遵”构成近义联合(中华书局,2005年,第112页)。


“奉遵”凝结了汉语中“敬承”与“循行”的双重内涵,适用于需突出礼仪性、强制性的规范场景,其权威性源于古代礼法制度及经典文献的长期沿用。

网络扩展解释

“奉遵”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一、基本解释

奉遵(拼音:fèng zūn)意为“遵守;遵从”,强调对法令、训示或上级要求的恭敬遵循。


二、详细释义

  1. 古籍引用

    •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提到:“其令有司各修职任,奉遵法度,惠兹元元。”
    • 《三国志·魏志·管宁传》记载:“非所以奉遵明训,继成前志也。”
      这两处均体现“奉遵”在正式文书中表达对法规或训导的严格遵循。
  2. 字义分解

    • 奉:本义为“恭敬地遵守”,如“奉公守法”;
    • 遵:意为“依照、遵循”,如“遵行”。
      二字结合后,更强调态度上的恭敬与行动上的服从。

三、使用场景

多用于正式或官方语境,如法律条文、历史文献中,体现对规则、命令的尊重与执行。例如:“奉遵法度”“奉遵明训”等表述。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古籍例句或字义演变,可参考《汉典》《辞海》等权威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变色之言璨瑳册赠穿空椿萱疵疠雕虫篆刻繁要分表分画过局号唫黄绵袄秽用箭漏轿厅甲杖饥寒交凑金镑金饵旌干经济衰退浸泡卷缩鞠草隽蹶看客可鼻客裳烂败揽头朎胧柳绿面称密缝密结迷濛内人捻船匹郑千里月趋行任鄙熔化容许三素云善变深婉手轮殊说私窠子竦论套圈唾耳伟器无缘消落辖下信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