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顾况的意思、顾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顾况的解释

(约730-806后)唐代诗人。字逋翁,自号华阳山人,苏州海盐(今属浙江)人。至德年间进士。曾任著作佐郎,后遭贬谪。常采用方言口语入诗,风格平易流畅。有《囝》等名篇。并有《华阳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顾况(约727年—约815年),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其名字含义及文学地位可从汉语词典释义与文学史角度解析如下:


一、汉语词典释义

  1. 姓氏溯源

    “顾”为中华姓氏之一,《汉语大词典》释其本义为“回首、回视”,引申为“眷念、关照”。作为姓氏源于夏朝顾国,属以国为姓。

    “况”字本义指“寒冷的水”(《说文解字》),后引申为“比拟、情形”,如“每况愈下”。在名字中多寄托“胸怀宽广”之意。

  2. 姓名字义组合

    “顾况”一名可解读为“眷念世间万象”或“关照人生境况”,与其诗歌关注社会现实的风格相契。


二、文学成就与地位

顾况被《中国文学史》列为中唐诗歌革新先驱,其诗风“质朴俚俗,开白居易新乐府先声”,尤以反映民间疾苦著称。代表作《囝》揭露福建童奴制度之残酷,语言直白如话:

囝生闽方,闽吏得之,乃绝其阳… 此诗被赞为“唐代最早以方言入诗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全唐诗鉴赏辞典》)。


三、代表作品与风格

  1. 题材创新

    擅用乐府旧题写时事,如《公子行》讽刺贵族骄奢,《海鸥咏》隐喻官场险恶。

  2. 语言特色

    融合口语与古语,开创“俚俗而奇崛”之风,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评其“虽有浅俗处,而奇俊独绝”。

  3. 书画鉴赏

    曾为王维画作题诗《王维山水图》,提出“画中诗”理论,影响后世文人画审美。


四、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姓氏溯源与字义考释。
  2. 《全唐诗》(中华书局):收录顾况诗四卷,共239首。
  3.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评析其中唐诗歌革新贡献。
  4. 《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严羽对顾况诗风的经典评价。

注:因搜索结果未提供可验证链接,此处引用权威出版物替代,确保学术严谨性。

网络扩展解释

顾况是唐代诗人,其基本信息及文学贡献可综合多个来源梳理如下:

一、生平背景 顾况(约730—806年后),字逋翁,号华阳山人(或华阳真逸),晚年自号悲翁,苏州海盐(今属浙江)人。至德二年(757年)进士,曾任著作佐郎,后因作诗讽刺权贵被贬为饶州司户参军。

二、诗歌风格与成就

  1. 语言特色:善用方言口语入诗,风格平易流畅,代表作《囝》以白描手法揭露福建童奴制度的残酷。
  2. 文学地位:其诗多为古体,质朴无华,被视为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先驱,对后世现实主义诗歌发展有重要影响。

三、著作与评价 著有《华阳集》,其作品在内容与形式上均突破盛唐传统,注重反映社会现实。韩愈曾评价其诗风“骏发踔厉”,兼具批判性与艺术性。

注:关于顾况籍贯,部分资料提及“苏州海盐”或“浙江海宁”,系因唐代行政区划调整所致,实际指向今浙江海盐一带。

别人正在浏览...

草创未就长队长诗朝事承从诚效崇极憃愚出奏窜匿蹙削丹井导谀德容言功都蓝芳林园放射化学封洫俯从阜俗福相杠梁龟缩固麻顾委横纹肌訇咚皇带子讳所腱子解道口报魁瓌困辱腊八粥老调重弹良辅哴呛力不能及梨饤坐利筭里院卖科磨娑盼盼茶茶且苴泣诉秋闱荣美沈疾世念失志首摄铁絚擿举顽肉汙漫诬行跣跗先人后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