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钧衡的意思、钧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钧衡的解释

(1).比喻国家政务重任。 唐 杨炯 《<王勃集>序》:“幼有钧衡之略,独负舟航之用。”《三国演义》第一○四回:“臣 亮 赋性愚拙,遭时艰难,分符拥节,专掌钧衡,兴师北伐,未获成功。”

(2).喻指担负国家政务重任的人。 宋 范仲淹 《遗表》:“因恳避於钧衡,爰就班於符竹。”

(3).比喻平衡公正。 唐 高适 《留上李右相》诗:“钧衡持国柄,柱石总贤经。” 孙钦善 校注:“钧衡:平衡,公正。”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钧衡”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主要源自古代文献,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比喻国家政务重任
    该词常用于形容国家重要事务或治理职责,如唐代杨炯在《王勃集序》中提到“幼有钧衡之略”,即指王勃年少时已具备承担国家重任的谋略。

  2. 喻指担负国家政务重任的人
    多用于指代宰相、重臣等身居要职的人物。例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自称“专掌钧衡”,即表达自己肩负国家军政大权的责任。

  3. 比喻平衡公正
    唐代高适诗句“钧衡持国柄”中,“钧衡”引申为治国需保持公平与权衡。


二、出处与用法


三、近义词与关联概念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具体文献背景,可参考权威词典(如沪江在线词典、汉典等)。

网络扩展解释二

《钧衡》的意思

《钧衡》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公平、公正,平衡衡量。这个词常用于形容人的行为、待人接物的态度或社会公共事务的处理方式。

拆分部首和笔画

《钧衡》的部首是钅,拆分后的部首分别是金和钅,钅在《康熙字典》中作为独立的部首。钧的总笔画数是13,而衡的总笔画数是15。

来源和繁体

《钧衡》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国语·齐语》中,意味着量度、称重。目前《钧衡》通过简化字形成了简体字,并且在繁体字中保留了原词的形式。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的字形多种多样,而《钧衡》在古时候的写法也经历了一些变化。然而,在古代文献中,我们仍然可以找到《钧衡》以类似的形式出现,其中“钧”字又常被写作“鈞”字,而“衡”字也常被写作“騂”字。

例句

1. 他在处理争议时,一直保持着钧衡的态度。

2. 法官对案件进行了仔细的钧衡,做出了公正的判决。

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组词:衡量、天衡、平衡、不衡等

近义词:公正、公平、公道

反义词:偏袒、不公、不正

别人正在浏览...

把背标角笔床不远千里厕豫冲激玉春王园玳燕弹肃躭饮大司空抵敌妢胡分争富给改化暵旱寒蓑淮安交兵吉隆进港竟已积篇吉辛菊花石句孑戟连二竈六器卖阵谩辞哗说迷国秘丘目眩头昏恼损排媢滂润旁讼破落户曝背情迷圊牏奇恣趋就人世沧桑荣美色厉内荏山茗收当霜鸿枢机疏喇喇戍人书舍曙星随班通胧瘟君香盒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