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后身的意思、后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后身的解释

(1) [the back of a person]∶身体的后背部分

我只看见个后身,认不清是谁

(2) [the back of a garment]∶上衣等的背后部分

这件衬衫后身太长了

详细解释

(1).佛教有“三世”的说法。谓转世之身为“后身”。《太平御览》卷三六○引《裴子语林》:“ 张衡 之初死, 蔡邕 母始孕。此二人才貌相类,时人云 邕 是 衡 之后身。”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议论》:“然 圣俞 诸公以 功甫 为 李白 后身,求诸诗文。”

(2).身体后面的部分。如:我只看见他的后身,认不清是谁。

(3).上衣、袍子等背后的部分。如:这件衬衫后身太长了。

(4).房屋等的后边。《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他看那光景,禁不得再去撒冤去了,便一直引着老爷从 文昌阁 后身儿绕到东边儿。” 萧乾 《一本褪色的相册》六:“那时,初一、十五 东岳庙 ,七、八 护国寺 ,逢九逢十 隆福寺 ,以及 天桥 、 鼓楼 后身,都是举行庙会的场所。”

(5).事物由早先的一个转变而成的另一个(有的只是改变名称)。 ********* 《萍踪寄语》六二:“本打算在 列宁格勒 作几天的勾留,对这十月革命重要策源地的 圣彼得堡 的后身,作较详的观察。”《人民日报》1981.6.27:“ ********* 先生手创的中国同盟会及其后身*********,是在中国 * 党出世之前, 中国 的一个主要的资产阶级政党。”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后身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根据权威词典及语言学资料归纳如下:


一、身体的后背部分

指人体或动物躯体的背部,与“前身”相对。

例证:《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明确标注该词义为“身体的后背部分”[1]。此义项在《汉语大词典》中亦收录,强调其方位指向性特征[2]。


二、转身后的方位;后续位置

引申为转身后所朝向的方向,或某物体、建筑背后的位置。

例证:王力《古代汉语常识》分析方位词时指出,“后身”可表空间关系中的“背面所处”[3]。如“寺院后身有古井”,指寺庙建筑群的靠后区域。


三、佛教术语:转世之身

佛教概念中指前世生命消亡后转生所得的新躯体,强调轮回延续性。

例证:丁福保《佛学大辞典》释义:“后身谓来世之身。即前身之对”[4]。如唐代《法苑珠林》载:“因果相续,后身承前世之业”。


补充说明

现代汉语中,“后身”亦用于服饰领域,特指上衣、袍子的后背部分(如“西装后身剪裁”),此用法由第一义项具体化衍生而来[1][2]。


权威来源索引: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23.

[2]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3] 王力. 《古代汉语常识》. 中华书局, 2019.

[4] 丁福保. 《佛学大辞典》. 文物出版社, 1984.(可查证于国学大师网站

网络扩展解释

“后身”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根据具体语境判断。以下是综合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义项

  1. 身体部位
    指人或动物身体的后背部分。如“只看见后身,没认出是谁”。

  2. 衣物结构
    指上衣、袍子等服装的背部区域。例如“衬衫后身过长”。

  3. 空间方位
    表示房屋、建筑等物体的后方位置。如“房后身种着枣树”。

二、扩展义项

  1. 宗教/民俗概念
    佛教及民间信仰中指人或动物转世后的新身份。例如历史记载中“蔡邕被认为是张衡的后身”。

  2. 组织演变
    用于描述机构、制度等在历史中的传承关系。典型例子如“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八路军、新四军的后身”。

三、用法说明

现代汉语中前三个义项为常用含义,后两个义项多出现于特定语境(如宗教讨论或历史文献)。需注意该词在繁体字中写作「後身」,但简化后与“后身”合并。

别人正在浏览...

阿浑拜垫葆真背旮旯儿闭藏冰消雪释城陵山爨婢丹阙打平和奠鼎都布豆莝返俗丰露恭饬拱火谷穗海涅含污忍垢横涕猾虏滑行杰异鸡菌晶亮眷眷之心款步来回来去劳之柳翠井浏涟柳梢青鸾续漫岗美善名胜古迹摩罗扑亮气呼呼戚眷庆幸七曜历劝讲驱趁申黜圣去蛇鼠示诲识礼知书诗咏水陆束緼还妇逃禄陶暑提级伟晔握蛇呜邑淆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