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逃禄的意思、逃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逃禄的解释

(1).仕而不受禄。语本《国语·楚语下》:“昔 鬭子文 三舍令尹,无一日之积,恤民之故也。 成王 闻 子文 之朝不及夕也,於是乎每朝设脯一束、糗一筐,以羞 子文 ,至於今令尹秩之。 成王 每出 子文 之禄,必逃,王止而后復。”《后汉书·何敞传》:“今明公位尊任重,责深负大,上当匡正纲纪,下当济安元元……使百姓歌诵,史官纪德,岂但 子文 逃禄, 公仪 退食之比哉!” 三国 魏 曹丕 《田畴辞封议》:“昔 薳敖 逃禄,传载其美。”

(2).指隐居不仕。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逃禄”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源自中国古代文化,主要指逃避官职或俸禄的行为,常用来形容文人或官员因不满世俗、追求隐逸生活而主动放弃官位。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详细解释其含义。

一、基本定义

“逃禄”由“逃”和“禄”两个汉字组成:

二、详细含义与用法

在古汉语语境中,“逃禄”不仅指物理上的辞官,还蕴含深刻的道德和文化内涵:

三、权威参考

为提升解释的权威性,参考了以下经典汉语词典和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逃禄”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táo lù,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两种解释:

1.仕而不受禄

指担任官职但拒绝接受俸禄。这一用法源自《国语·楚语下》中记载的春秋时期楚国令尹鬭子文的事迹。他因体恤百姓贫困,多次拒绝楚成王赐予的俸禄,后称“逃禄”为清廉自守的典范。例如:

2.隐居不仕

指逃避官职、归隐田园。晋代陶渊明在《感士不遇赋》中写道“逃禄而归耕”,表达主动放弃仕途、回归农耕生活的态度。


补充说明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用例,可参考《国语》《后汉书》等古籍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补谥巉絶孱嫠逞顽初辉道塲倒置顿厄鹅颈敷纶戈戟蛤蚧合词翙翙蠖伏鉴明叽哩哇啦津沽静园禁忌际限骏德考寻空泛口快快嘴两造丽藏凌践零散领养伦敦旅窜貊头闹混纽结驽马鈆刀拍天披闼锹鐝轻怜重惜寝衣器制瘆得慌试艺市垣四眠岁口贪欲无厌陶阴腾跨听朔通详脱椠违年卫士乌翅翔泳纤维素翕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