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诗咏的意思、诗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诗咏的解释

诗歌。《北齐书·郑述祖传》:“看 元礼 比来诗咏,亦当不减 魏收 ?” 宋 徐铉 《邓生诗序》:“故君子有志於道,无位於时,不得伸於事业,乃发而为诗咏。” 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卷二:“ 顾况 ,字 逋翁 , 吴兴 人,颇好诗咏,善画山水。”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诗咏"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字源、本义、引申义及具体应用等方面进行阐释,主要包含以下核心内涵:

  1. 字源与基本释义

    • 诗: 本指一种有韵律、有节奏、抒发情感与志向的文学体裁。《说文解字》释为“志也。从言,寺声。”段玉裁注:“《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来源:《说文解字注》
    • 咏: 本义为曼声长吟、歌唱。《说文解字》释为“歌也。从言,永声。”引申为用诗歌等形式来叙述、歌颂、抒发。来源:《说文解字》
    • 诗咏: 作为复合词,“诗咏”的核心含义是指:
      • 创作诗歌: 即进行诗歌的写作活动。例如:“文人雅士常于山水间诗咏抒怀。”
      • 吟诵诗歌: 指对已有诗歌作品的诵读、歌唱。例如:“童子在学堂里诗咏经典。”
      • 诗歌作品本身: 有时也直接指代诗歌作品。例如:“千古流传的诗咏佳作。”
  2. 引申义与文化内涵

    • 歌颂、赞美: “诗咏”常带有通过诗歌形式进行颂扬、赞美的意味,尤其是在描述人物德行、功绩或自然美景、盛世景象时。例如:“百姓诗咏其德政。” 来源:《汉语大词典》
    • 表达情志: 体现了诗歌“言志”、“缘情”的本质功能,指通过诗歌抒发内心的志向、情感、感悟。例如:“借诗咏以明心志。” 来源:《文心雕龙·明诗》
    • 风雅之事: “诗咏”常与琴棋书画等并提,代表一种高雅的文化修养和生活方式。例如:“诗咏风流,是古代士大夫的雅好。”
  3. 具体应用与搭配

    • 诗咏+对象: 常见搭配如“诗咏山水”(用诗歌描绘山水)、“诗咏先贤”(用诗歌歌颂古代贤人)、“诗咏太平”(用诗歌赞颂太平盛世)。
    • 作为动词性短语: 如“登高而诗咏”、“临流以诗咏”。
    • 作为名词性短语: 如“千古诗咏”、“不朽诗咏”。

“诗咏”一词,从构词上看,融合了“诗”的文体特质与“咏”的表达方式。其核心指涉诗歌的创作、吟诵行为以及诗歌作品本身,并深刻蕴含着通过诗歌这一艺术形式来抒发情志、歌颂赞美人事景物的重要文化功能。它既是具体的文学活动,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表达情感、记录历史、追求风雅的重要载体。

网络扩展解释

“诗咏”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诗歌,具体指通过诗的形式表达情感或叙述事物的文学创作。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1. 词义构成

    • 诗:指传统诗歌,强调韵律和意象表达。
    • 咏:意为吟唱、抒发情感,如“咏怀”“咏史”。
      组合后,“诗咏”可理解为“以诗的形式吟咏或叙述”。
  2. 历史文献中的用法

    • 《北齐书·郑述祖传》提到“诗咏”与文人创作相关,如“看元礼比来诗咏,亦当不减魏收”。
    • 宋代徐铉在《邓生诗序》中强调“诗咏”是君子不得志时抒发抱负的载体。

扩展说明


“诗咏”是“诗歌”的同义表达,强调以诗为载体进行情感抒发或叙事,常见于古典文献。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诗作或历史背景,可参考《全唐诗》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报佑鞭棰屏退躃躠佛心蛇口不辟斧钺鬯圭常武朝佥车道冲机词头叨贴电化教具刁蛮督统阨会丰下風簷刻燭坟墓负书官房鬼打更诡情顾视猾胥结绮禁暴静乱兢严金兰簿锦心綉腹救经引足絶甘看设来去匆匆沦夷卖男鬻女没掂三民彝谬浪乾策七...八...戚醮取巧衢室摄御十三辙蝨症諟正受粉肆横四门博士泗州塔搜吟外需往谢菀牧窊亚武昭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