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波涛汹涌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僸祲寻而高纵兮,纷鸿溶而上厉。” 颜师古 注引 张揖 曰:“鸿溶,竦踊也。”
(2).指汹涌的波涛。
(3).广大貌。 唐 李白 《明堂赋》:“于斯之时,云油雨霈,恩鸿溶兮泽汪濊,四海归兮八荒会。”
“鸿溶”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hóng róng,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波涛汹涌貌
形容水势浩大、波涛翻腾的景象。例如《汉书·司马相如传下》中记载:“僸祲寻而高纵兮,纷鸿溶而上厉。” 颜师古注引张揖解释为“鸿溶,竦踊也”,即水浪高耸激荡之态。
指汹涌的波涛
直接代指澎湃的浪涛,如文献中提到的“纷鸿溶而上厉”,此处“鸿溶”即指翻涌的波浪。
广大、辽阔貌
形容空间或恩泽的广阔无边。唐代李白《明堂赋》中写道:“云油雨霈,恩鸿溶兮泽汪濊”, 以“鸿溶”描绘恩泽如浩瀚之水般广布。
若需进一步了解相关诗句或用法,可参考《汉书》《明堂赋》等文献原文。
《鸿溶》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大道融合。
《鸿溶》的部首是“鸟”和“水”,部首鸟代表鸿雁,部首水代表流动、融化。该字共有11个部首。
《鸿溶》一词源于《庄子•逍遥游》一书中的一句话:“鸿蒙待士,风生天地间,流风鸿溶。”其中的鸿溶用于形容风的宽广和温柔,后来也被引申为指大道融合、万物和谐的意思。
《鸿溶》的繁体字为「鴻溶」。
在古代,「鸿溶」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具体来说,其中的「鸿」字在古代曾写作「鴻」;而「溶」字的繁体写法为「熔」。不过,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词语的本义。
1. 大自然的力量让万物鸿溶,形成了这个美丽而和谐的世界。
2. 只有鸿溶的心态,才能在人际关系中取得真正的成功。
鸿溶组词例:鸿溶一体、鸿溶共济、鸿溶天成。
近义词:合一、融合、和谐、共生、融洽。
反义词:分离、分裂、冲突、矛盾、不和。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