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题书的意思、题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题书的解释

写信。 唐 杜甫 《与严二郎奉礼别》诗:“诸将归应尽,题书报旅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题书”是由“题”与“书”组成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围绕“题写文字”展开,具体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释义

    “题”指书写、题写,常与署名、标记相关;“书”即书写动作或成文内容。组合后,“题书”表示在特定载体(如书画、碑石、器物)上题写文字的行为,亦可指题写的文字内容本身。例如古人于画作空白处题诗,称为“题书款识”。

  2. 历史演变

    早期“题书”多用于碑刻铭文,《后汉书》记载蔡邕“题书《熹平石经》”即属此类。唐宋后扩展至书画领域,文人通过题书表达创作意图或品评观点,形成中国书画“诗书画一体”的传统。

  3. 应用场景

    现代语境中,“题书”涵盖匾额题字(如寺庙匾额)、纪念性题词(如名人题写书名)、艺术创作(如书法作品落款)等场景,兼具实用与审美功能。

  4. 相关典故

    王羲之《兰亭集序》原为雅集诗集的题书序文,后因书法成就成为独立名作,可见题书内容本身亦可具备独立艺术价值。

  5. 语言特征

    “题书”属动宾结构复合词,语义重心在“题”,强调动作的目的性;与“题跋”“题签”等近义词相比,其适用范围更广,不局限于书籍或书画尾部。

网络扩展解释

“题书”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两种主要含义:

  1. 作为成语的广义解释
    指在书籍、文章或作品中提出问题或引发思考。该含义源于古代书籍通过题字标明主旨的习惯,后延伸为对问题的探讨。例如:“学者在古籍研究中常需题书,以挖掘深层思想。”

  2. 古汉语中的具体用法
    在唐代文学中,“题书”特指写信。杜甫《与严二郎奉礼别》中“题书报旅人”即用此意,表达通过书信传递消息。这一用法多见于古典文献,现代已较少使用。

补充说明
两种含义的差异源于语境演变:广义的“题书”侧重学术性思考,而古义更贴近实际书写行为。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具体指向。

别人正在浏览...

闇夫白氐保标篦帘沧浪亭残落残夷颤颤簸簸成因春风得意春意盎然撮科打哄大夫当着矮人,别説矮话冬时堆房钝兵挫锐法经翻倒方筴分给粉巾府考光晕关令顾闳中寒床荒幻壶公豗潆祭东决价举子业苦苦孜孜吝选柳隆卿楼航履鞋没搭煞鸟使奴辈遒进仁姑日薄乳糜赏罸善声式好收生妇水影顺推睃见痰厥挖补微罟无如之何夏锄闲壁谢承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