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峘岳的意思、峘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峘岳的解释

即 恒岳 。北岳 恒山 。《八琼室金石补正·唐白鹿泉神祠碑》:“ 恒州 刺史 韦济 文, 峘岳 山人 裴抗 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峘岳一词属于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非常罕见,其含义需从构成该词的两个字的本义及古籍记载进行解析:

  1. “峘”的本义: 指大山上的小山,或形容山高大而不尖峭的形态。此义最早见于中国古代重要的训诂书《尔雅》。《尔雅·释山》明确记载:“小山岌大山,峘。” 郭璞注云:“岌谓高过。” 郝懿行在《尔雅义疏》中进一步阐释:“小山在大山上,特然高过于大山者名峘。” 这描述了小山依附于大山之上,但其高度又超过了大山的独特山形。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也提到“峘”有“山高大”之意。

  2. “岳”的本义: 指高大的山,特指中国五大名山(五岳)或泛指高大的山脉。《说文解字》释为:“嶽(岳),东岱、南靃、西华、北恒、中泰室,王者之所以巡狩所至。从山,狱声。” 可见“岳”在古代即指崇高、有神圣意义的大山。

  3. “峘岳”的复合义: 结合“峘”与“岳”的含义,“峘岳”一词可理解为:

    • 指代连绵山脉中特别高大、或具有独特形态(如山上有山)的山峰。 它强调的是一种山势的巍峨、层叠或崇高感。
    • 在具体语境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或指代某座具体的、形态符合“峘”描述的名山(岳)。但由于该词极其罕见,其具体指代需依据具体古籍上下文判断。
  4. 用法与现状: “峘岳”是一个非常古老且生僻的词汇,在现代汉语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中通常不作为独立词条收录。其意义主要源于对古文献的训诂和对单字“峘”、“岳”的释义组合。在现代汉语的日常使用和写作中几乎绝迹,主要见于对古代文献的研究或引用中。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峘岳”的词义解释如下,综合多来源信息整理:

  1. 基本含义
    峘岳指北岳恒山(今山西境内),是古代“五岳”之一。“峘”与“恒”可能为异体或通假关系,如《八琼室金石补正·唐白鹿泉神祠碑》提到“峘岳山人裴抗书”,可见其作为恒山的别称使用。

  2. “岳”的广义背景
    汉字“岳”在古汉语中既指高山,也特指“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自汉代起被列入帝王祭祀体系,具有重要文化地位。

  3. 与其他类似词汇的区分

    • 峘岳 vs 灊岳:后者指南岳天柱山(今安徽境内),如苏轼诗中“官居在灊岳”。两词因字形相近易混淆,但所指山脉不同。
    • 丵岳:另一生僻词,形容草木丛生,与山岳无关。
  4. 使用场景与权威性
    需注意,“峘岳”一词在现代极为罕见,多见于古籍或碑刻文献(如、4的唐代碑文引用),日常使用中通常直接称“恒山”或“北岳”。建议结合权威历史地理文献进一步考证。

提示:由于部分来源权威性较低,如需学术引用,建议核查《水经注》《读史方舆纪要》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案甲般跚豹鼠八月黄弁裳辩利巉然秤盘子崇礼单薄簟纹低庳低迟度化恶有恶报風讓日風宇腐骨附羶高情远意工房宫衞兵供招划船惛怳缉取九惠句婴俊耆龛靖矿务溜须拍马帽镜梦遗螟蛉子木活南纪挪步爬虫披腹破家鬼普度大会千日斫柴一日烧锲而不舍轻世傲物青油幕软怯怯入出讪牙闲嗑神道设教十四弦书眉俗礼痛矫土练嵞山踠跌翫谑席地偕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