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波濤洶湧貌。《漢書·司馬相如傳下》:“僸祲尋而高縱兮,紛鴻溶而上厲。” 顔師古 注引 張揖 曰:“鴻溶,竦踴也。”
(2).指洶湧的波濤。
(3).廣大貌。 唐 李白 《明堂賦》:“于斯之時,雲油雨霈,恩鴻溶兮澤汪濊,四海歸兮八荒會。”
“鴻溶”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hóng róng,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波濤洶湧貌
形容水勢浩大、波濤翻騰的景象。例如《漢書·司馬相如傳下》中記載:“僸祲尋而高縱兮,紛鴻溶而上厲。” 顔師古注引張揖解釋為“鴻溶,竦踴也”,即水浪高聳激蕩之态。
指洶湧的波濤
直接代指澎湃的浪濤,如文獻中提到的“紛鴻溶而上厲”,此處“鴻溶”即指翻湧的波浪。
廣大、遼闊貌
形容空間或恩澤的廣闊無邊。唐代李白《明堂賦》中寫道:“雲油雨霈,恩鴻溶兮澤汪濊”, 以“鴻溶”描繪恩澤如浩瀚之水般廣布。
若需進一步了解相關詩句或用法,可參考《漢書》《明堂賦》等文獻原文。
《鴻溶》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大道融合。
《鴻溶》的部首是“鳥”和“水”,部首鳥代表鴻雁,部首水代表流動、融化。該字共有11個部首。
《鴻溶》一詞源于《莊子•逍遙遊》一書中的一句話:“鴻蒙待士,風生天地間,流風鴻溶。”其中的鴻溶用于形容風的寬廣和溫柔,後來也被引申為指大道融合、萬物和諧的意思。
《鴻溶》的繁體字為「鴻溶」。
在古代,「鴻溶」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具體來說,其中的「鴻」字在古代曾寫作「鴻」;而「溶」字的繁體寫法為「熔」。不過,這些變化并沒有改變詞語的本義。
1. 大自然的力量讓萬物鴻溶,形成了這個美麗而和諧的世界。
2. 隻有鴻溶的心态,才能在人際關系中取得真正的成功。
鴻溶組詞例:鴻溶一體、鴻溶共濟、鴻溶天成。
近義詞:合一、融合、和諧、共生、融洽。
反義詞:分離、分裂、沖突、矛盾、不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