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汲遑遑的意思、汲汲遑遑的详细解释
汲汲遑遑的解释
见“ 汲汲皇皇 ”。
词语分解
- 汲汲的解释 ∶形容急切的样子,急于得到其送往也,望望然,汲汲然,如有追而弗及也。;;《礼记;问丧》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汉书;扬雄传》详细解释.心情急切貌。《礼记·问丧》:“其往送也,望望然,汲汲然,
- 遑遑的解释 惊慌不安的样子。也作;皇皇;胡为乎遑遑欲何之。;;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详细解释惊恐匆忙,心神不定。《列子·杨朱》:“遑遑尔竞一时之虚誉,规死后之餘荣;偊偊尔慎耳目之观听,惜身意之是非。” 晋
专业解析
"汲汲遑遑"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心情急切、行动匆忙、惶恐不安的样子。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 基本释义
"汲汲遑遑"指急切追求、心神不定、匆忙慌乱的状态。它强调一种因内心急切追求或焦虑不安而导致的外在行为上的匆忙与慌张。该词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常用来形容人为名利或目标所驱使而表现出的浮躁、焦虑、坐立不安的情态。
二、 字义拆解
- 汲汲 (jí jí): 形容心情急切、努力追求的样子。本义指从井中取水,引申为急切地想要得到或达到某种目的。《说文解字》释“汲”为“引水於井也”。在“汲汲”叠用中,强化了急切、迫切追求的含义。
- 遑遑 (huáng huáng): 形容匆忙不安、心神不定的样子。“遑”本义指闲暇,叠用“遑遑”则表示没有闲暇、匆忙不安,甚至带有惊惶失措的意味。有时也写作“惶惶”,意义相通。
三、 古籍出处与用例
该词或其核心含义可见于古代典籍: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是体现类似意境的经典出处:“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此处“遑遑”生动描绘了诗人在反思人生时,对世人为何要如此心神不定、匆忙奔波的感慨。来源: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 《孟子·滕文公下》 虽未直接使用该词,但描述了类似状态:“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 这里的“皇皇如也”(皇皇通遑遑)即指孔子因未得君主任用而显得焦虑不安、匆匆忙忙的样子。来源:《孟子·滕文公下》
四、 现代用法与释义
在现代汉语中,“汲汲遑遑”主要用来形容:
- 急切追求名利: 如“他整日汲汲遑遑于功名利禄,难得片刻安宁。”
- 焦虑不安的状态: 如“眼看截止日期临近,他显得汲汲遑遑。”
- 匆忙慌乱的行为: 如“会场里人们汲汲遑遑地穿梭,准备着即将开始的会议。”
该词强调的是一种内心焦灼与外在匆忙相结合的状态,常带有批评或感慨其浮躁、不得安宁的意味。
五、 近义词辨析
- 汲汲营营: 更侧重于为谋取私利而奔走钻营,贬义色彩更浓。“汲汲遑遑”则更强调状态上的急切与不安。
- 匆匆忙忙: 仅指行动上的急促,不包含内心的焦虑不安。
- 惶惶不安: 侧重于内心的恐惧和担忧,与“遑遑”部分意思重叠,但“汲汲遑遑”还包含“汲汲”的主动追求义。
权威参考来源:
- 释义核心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 字源及古义参考:《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 古籍用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孟子·滕文公下》。
网络扩展解释
“汲汲遑遑”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基本信息
- 拼音:jí jí huáng huáng
- 注音:ㄐㄧˊ ㄐㄧˊ ㄏㄨㄤˊ ㄏㄨㄤˊ
- 释义:形容人急切迫切、心神不宁的状态,常指因追求目标而显得忙碌不安。
结构与用法
- 结构分析:
- “汲汲”原指急切取水的动作,引申为心情迫切;
- “遑遑”意为匆忙不安,合起来强调急切与焦虑交织的状态。
- 近义词:汲汲皇皇、匆匆忙忙、心急如焚。
- 使用场景:多用于描述因追求目标或应对压力时的不安与急切,如“他汲汲遑遑地筹备项目,生怕错过截止日期”。
出处与例句
- 出处争议:
- 部分资料称其源自《楚辞·离骚》的“汩汩遑遑”,但更可靠的文献记载显示,该词在近代用例较多,如《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中曾用其形容社会变革期的紧迫状态。
- 例句:
“今者请开满洲为贸易场矣,又请开北京为通商地矣,汲汲遑遑,不可终日。”
注意
- 该词与“汲汲皇皇”为同源异形词,可互换使用。
- 若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权威词典(如汉典、沪江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报怨把势辈起鞞芾冰肌雪肠不死牛长苏吹灯辞面邨社醝院打担当局者迷大真迭岭二合服老篙律搆离贯月查裹脚布含利号色吼隆徽尘会诊火号蒋蒋寄笺脊偻旌帛鲸鲲冷香礼施柳八流客留愍麻布髦髧美餐梅花句明摆着劘垒娉娉袅袅迁客骚人权政缺微绕脖子人非物是饰行双距双薪随斜缩项鳊颓陁王基文笔孝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