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绥的意思、纠绥的详细解释
纠绥的解释
亦作“糺绥”。纠合,安抚。语出 汉 张衡 《南都赋》:“及其纠宗绥族,禴祠蒸尝。” 唐 颜真卿 《右武卫将军赠工部尚书上柱国上蔡县开国侯臧公神道碑铭》:“加以篤睦羣从,糺绥宗族,吉凶赡恤,终始无渝。”
词语分解
- 纠的解释 纠 (糾) ū 缠绕:纠缠。纠纷。 矫正:纠偏。纠正。 集合(含贬义):纠合。 笔画数:; 部首:纟; 笔顺编号:
- 绥的解释 绥 (綏) í 安抚:绥抚。绥远。绥集(安抚和笼络)。绥靖(安抚使平静)。 安好:顺颂台绥(旧时书信用语)。 古代指登车时手挽的索。 古代的旌旗和旒。 笔画数:; 部首:纟;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纠绥”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不同角度解析,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 原义:指“纠合与安抚”,即通过聚集、整顿来实现稳定。该词最早见于汉代张衡的《南都赋》,如“纠宗绥族”即指聚集宗族并加以安抚。
- 引申义:形容事物纷乱复杂、纠缠不清的状态,常用于描述难以解决的矛盾或混乱局势。
二、词源与演变
- 构词解析:“纠”本义为纠正、缠绕,引申为聚集;“绥”意为安抚、安定。二者结合后,既包含整合的主动性,又隐含平息的意图。
- 文献用例:唐代颜真卿在碑铭中沿用此词,如“糺绥宗族”,强调对宗族关系的协调与维护。
三、使用场景
- 历史/文学语境:多用于描述古代宗族治理或政治举措,如“纠合部众,绥靖一方”。
- 现代引申:可比喻复杂的社会矛盾、经济纠纷或人际关系中的混乱状态。
四、补充说明
- 近义词:纠合、调解、斡旋(未明确列举,需结合语境判断)。
- 反义词:分裂、激化(需根据含义推导)。
若需进一步考证文献原文或具体用例,可参考《南都赋》及唐代碑铭等古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纠绥这个词在汉语中的意思是纠缠、离间、困扰等。它的拆分部首是纟和绥,纟是纺织品在字形上的表示,绥表示线索、衔接。纠绥的笔画数为13画。这个词的来源比较复杂,涉及到多个含义,所以没有一个确切的出处。
在繁体字中,纠绥的写法与简体字保持一致。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纠绥的形状与现代略有不同,比如在甲骨文中,它的写法是䙇字形;在金文中,它的写法是纟绥字形;在篆书中,它的写法是纟绥字形。
以下是纠绥这个词的一个例句:他的言行举止一直纠绥着我,让我很烦恼。
与纠绥相关的组词包括纠缠、纠结、纠葛等。
纠绥的近义词有纠缠、糾結、困擾等。
纠绥的反义词有和睦、安抚、调和等。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安土重旧八犍度包覆臂长鞞柝朝次翅扇毛雴霫黜落村拗地头蛇帝载蠹蛀宫钿岣嵝碑轨官过此而往姑瑶还归河东性黑心符洪生猾狯黄王回斜狐疑不决嘉靖蛟蛇金鸡障寖陋金落索尽语铿润科取口陈餽节窥寻类丑俍傍流劫罗曼谛克排闲疲乏前绥前五代亲附情甘融畅软冻冻删除饰辩私言素馔宿篆贪汙完颜娃娃维御纤仄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