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劈破面皮的意思、劈破面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劈破面皮的解释

谓不讲情面。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四折:“谁承望老龙王劈破面皮,其实驱逼的我无存济。” 元 顾均泽 《愿成双·忆别》套曲:“到中秋左右还相会,见他时劈破面皮。”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劈破面皮"是一个具有鲜明贬义色彩的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指彻底撕破脸皮,不顾及情面与礼节,公开决裂或激烈争吵。以下从语义、用法及权威来源角度详细解析:


一、语义解析

  1. 字面本义

    "劈"意为用刀斧等利器破开;"面皮"指脸面、情面。组合后字面指撕破脸皮,强调以极端方式破坏人际关系中的表面和谐。

  2. 引申比喻义

    比喻彻底抛弃情面与顾忌,公开冲突或翻脸。隐含不顾体面、行为粗鲁的贬义,如:

    "他二人因利益纠纷,最终劈破面皮当众对骂。"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二、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

    定义为"撕破脸。谓不讲情面,公开争吵",强调其冲突公开化的特质。

    例: "事到如今,索性劈破面皮,说个明白。"

  2.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释义为"不顾情面,公开闹翻",突出"不顾礼仪约束"的行为特征。


三、文化语境与用法


四、古典文献佐证

清代小说《醒世姻缘传》第四十八回:

"晁夫人道:'我已劈破面皮,怎好再收他的东西?'"

此例反映成语在明清白话文学中的使用,印证其历史渊源。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李行健主编.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版).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22.
  3. 鲁迅. 《彷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4. 西周生. 《醒世姻缘传》. 中华书局, 2005.

网络扩展解释

“劈破面皮”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拼音:pī pò miàn pí()

基本含义
指不顾及情面,形容态度强硬、直接,甚至不留余地地处理事情或对待他人。例如在冲突或交涉中,直言不讳或采取强硬手段()。

出处与用法
该成语最早见于元代文学作品,如马致远《荐福碑》第四折:“谁承望老龙王劈破面皮,其实驱逼的我无存济。”。其用法多带有一定贬义色彩,常用于形容人际关系中因利益或立场冲突而撕破脸的行为。

补充说明
从语境看,该词多用于书面或较严肃的表达,现代使用频率较低,但在描述历史事件或文学作品中仍可见到()。近义词包括“撕破脸皮”“不留情面”等。

别人正在浏览...

版版北方交通大学褊短比例荹攎柴册礼长搀称谓衬褶袍吃笑楮贝垂白丹碌儿女子二严方今粉笔釜庾赶市歌风台耕获梗咽宫堂宫縧合成橡胶胡同儿驾鼓车拣汰介殻虫劫质季秋祭扫具摺马杆毛发耸然明王母舰耐心年辈鸟聚偏畸平门遣闲卿月穷匮泉云省字号耍孬种松飙虽故脱难唾手可取外财壝坛沃言无可置疑小邦销弃齘齘析骨而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