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离朱的意思、离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离朱的解释

(1).即 离娄 。《庄子·骈拇》:“是故駢於明者,乱五色,淫文章,青黄黼黻之煌煌非乎?而 离朱 是已。”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 离朱 , 黄帝 时人,百步见秋毫之末。一云见千里鍼锋。《孟子》作 离娄 。”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三三:“臣闻飞轡西顿,则 离朱 与矇瞍收察;悬景东秀,则夜光与珷玞匿耀。” 唐 李白 《上安州李长史书》:“乏 离朱 之明,昧 王戎 之视。” 明 王衡 《郁轮袍》第七折:“如今末刼浇薄,世上人只为功名一事,颠倒倒颠的瞎眼人,强做 离朱 。”参见“ 离娄 ”。

(2).传说中的神禽。《山海经·海外南经》:“ 狄山 , 帝尧 葬于阳, 帝嚳 葬于阴。爰有熊、羆、文虎、蜼、豹、离朱、视肉。” 袁珂 校注:“ 郭璞 云:‘﹝离朱﹞木名也,见《庄子》。今图作赤乌。’案:‘离朱在熊、羆、文虎、蜼、豹之间,自应是动物名。 郭 云木名,误也。此动物维何?窃以为即日中踆乌(三足乌)…… 郭 注云今图作赤乌者,盖离朱之古图象也。是乃日中神禽即所谓踆乌、阳乌或金乌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离朱是汉语古典文献中记载的视觉感知符号,其内涵可从以下四方面解析:

一、词源学角度 《汉语大词典》记载"离朱"最早见于《庄子·天地篇》,本指古代传说中目力超凡者,其视觉能力可"察秋毫之末于百步之外"。该词由"离"(分离、辨别)与"朱"(红色)构成,隐喻对细微色差的辨识能力。

二、文献学记载 1.《庄子·骈拇》载:"离朱之明,察秋毫之末",形容超越常人的视觉敏锐度。《孟子注疏》引赵岐注将离朱与师旷并论,前者代表视觉极致,后者象征听觉巅峰。 2.《淮南子·原道训》记载:"离朱之明,察箴末于百步之外",其视觉敏锐度被用作衡量认知能力的标准。

三、文化象征意义 在中国古代哲学体系中,离朱常被用作认知论的重要意象。《文心雕龙·知音》篇以"目照离朱"喻指卓越的审美判断力,强调艺术鉴赏需要专业素养支撑。

四、现代语义演变 《现代汉语典故词典》指出,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学术语境,特指:(1)视觉感知研究的原型符号(2)超常观察力的代称(3)光学测量领域的专业术语。

网络扩展解释

“离朱”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词汇,其解释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一、人物身份:黄帝时期的能人

  1. 历史记载
    离朱(又称离娄)是上古传说中的人物,以超凡的视力著称。据《庄子》《淮南子》等古籍记载,他“能视于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甚至能“察针末于百步之外”。黄帝曾命他寻找丢失的玄珠,但因他过度依赖视觉而未能成功。

  2. 文化地位
    在《庄子·骈拇》中,离朱与孔子、墨子等圣贤并列,被作为“明辨”的象征,强调其视觉能力与儒家、墨家的思想并重。


二、神话中的神禽

  1. 形象与出处
    离朱在《山海经·海外南经》中被描述为一种神禽,与熊、虎等动物并列出现。据考证,它可能是“日中踆乌”(即三足乌),象征太阳神鸟。

  2. 其他别称
    亦作“离俞”“离珠”,在部分文献中被归为黄帝臣属或昆仑山上的神兽。


补充说明

建议结合《庄子》《山海经》等原文进一步探究其文化内涵。

别人正在浏览...

唉声叹气宝盒鄙邑不朗朗餐薇长排长至吃本弛废赤绠驰田愁扰发扬非仪浮尘子关奏瑰癖圭影过给濠梁之上花呢惠色江尾积处金层卷冕开天辟地磕匝叩栧快事喾敕凉清赁庑李鸦儿梅领挠挫纳牖平溢平原督邮浅方悭恡亲桑七碗蛐蛐罐髯髩梢袋盛茂圣志疏落顺天游説口赎身太阳膏托舍未果诬词无往不克香枝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