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笔的意思、顶笔的详细解释
顶笔的解释
古代朝见,插笔于冠,以备记事,谓之“顶笔”。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二:“考功郎中监仪御史坐,北向,酒九行,僕射秉笔,有司赞揖。顶笔故事废矣。”参见“ 簪笔 ”。
词语分解
- 顶的解释 顶 (頂) ǐ 最高的,最上的及最高最上的部分:顶点。头顶。山顶。顶巅。顶尖。 用头支承:顶承。顶天立地。 支撑,抵住:顶礼(*********最尊敬的跪拜礼节,两手伏地,以头抵住受拜人的脚)。顶门立户。 从下面
- 笔的解释 笔 (筆) ǐ 写字、画图的工具:毛笔。钢笔。铅笔。笔架。笔胆。 组成汉字的点、横、直、撇、捺等:笔画。笔顺。笔形。笔道。 用笔写,写作的:笔者。代笔。笔耕。笔谈。笔误。笔译。笔战。笔名。 写字、画画
网络扩展解释
“顶笔”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
古代朝见礼仪中的用具
指古代官员朝见君主时,将笔插在冠帽上以备随时记录重要事项的礼仪行为。这一习俗在宋代庞元英的《文昌杂录》中也有记载,提到“顶笔故事废矣”,说明该传统在宋代逐渐式微。其作用类似于“簪笔”(将笔簪于发髻),是古代文官身份和职责的象征。
-
写作技巧中的布局手法(较少见)
在文学创作领域,“顶笔”指文章转折处的承接技巧,需自然衔接上下文,如正接、顺接等。这一用法源于林纾的《春觉斋论文》,强调行文连贯性,但现代使用频率较低。
补充说明:第一种含义是主流解释,多见于历史文献;第二种属于特定学术语境下的引申义,需结合具体文本分析。
网络扩展解释二
顶笔这个词的意思:在汉语中,顶笔是指用手掌轻轻碰一下笔尖或铅笔尖,使其对齐或嵌入,以达到更好的书写或绘画效果。
拆分部首和笔画:顶字的部首是页,笔画数为8。
来源:顶字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中,是从“亚而隹之声”的象形字,表示手向上顶住物体的形状。
繁体:顶字的繁体写法为「頂」字。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中,顶字的写法稍有差异,其形状更加简化,呈现为一个上面有一横的图形。
例句:他顶了顶笔尖,开始认真地写作业。
组词:顶天立地、顶风冒雪、高屋建瓴、顶锅盖
近义词:按压、修整、整理
反义词:松手、松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