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器度狭窄急躁。 明 方孝孺 《诮伯牙文》:“下迨乎无穷,上泝乎无始,以与无耳者听,无言者语,奚为栖栖焉,隘狷而可鄙。”
“隘狷”是一个汉语成语,结合不同文献来源,其含义可归纳如下:
形容心胸狭窄、固执偏见,指人器度狭窄、性情急躁且不肯变通,包含思想封闭和缺乏包容性的特质()。
构词分析
使用场景
常用于批评他人思想僵化或处事刻板,例如:
“以与无耳者听,无言者语,奚为栖栖焉,隘狷而可鄙。”
——明·方孝孺《诮伯牙文》
该词在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在文学作品或对性格缺陷的批评中。需注意“狷”的褒贬变化——在儒家经典中,“狷者”指有所不为的守节之人,但“隘狷”整体偏向贬义。
隘狷是一个汉字词语,拆分部首分别为“阝”和“犬”,并且它由9个笔画组成。
这个词来自于古代的汉语,意思是狭小、狭隘或狭窄。它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隘囥”。
在古时候,汉字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例如,“隘”在古代拆分为“陌”和“土”,而“狷”则由“犬”和“前”组成。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这条小路太隘了,只能容一人通过。
2. 他的心胸狭窄,对任何新观点都隘狷不开放。
隘狷可以与其他词语组合成新词,例如:“隘路”(狭窄的道路),“狭隘”(狭窄且不开放的)等。
近义词有“狭窄”、“窄小”等,反义词则是“广阔”、“宽敞”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