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现代戏的意思、现代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现代戏的解释

[modern opera] 指以现代社会生活为题材的戏剧

详细解释

以现代社会生活为题材的戏剧。《人民日报》1981.1.26:“春节前夕,我访问了正在 北京 演出豫剧现代戏《柳河湾》的 常香玉 同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现代戏,作为中国戏曲艺术的重要类别,具有特定的时代内涵和艺术特征。以下从汉语词典释义与戏曲艺术实践角度进行详细阐释:

一、核心释义(基于词典定义)

指以中国现当代社会生活为题材,运用传统戏曲艺术形式创作演出的戏剧作品。其时间范畴通常涵盖“五四”新文化运动(约1919年)至今的历史阶段,内容聚焦现代社会矛盾、人民生活变迁及时代精神风貌。

二、艺术特征与表现手法

  1. 题材现实性

    突破传统戏曲历史故事与神话传说框架,直接反映现代政治变革(如革命斗争)、社会建设(如农村改革)、家庭伦理(如婚恋观念)等现实主题,如《红灯记》《沙家浜》等革命题材作品。

  2. 表演程式革新

    在保留唱、念、做、打等戏曲美学基础上,对传统程式化表演(如水袖、髯口)进行改良。例如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马舞”,融合传统身段与现代舞蹈语汇,表现雪原驰马场景。

  3. 音乐与舞美创新

    引入西洋乐器丰富伴奏效果(如交响乐伴奏京剧),运用写实布景与灯光技术增强时空表现力,同时保持戏曲虚拟性本质。例如豫剧《朝阳沟》以虚实结合的舞台设计呈现山村景象。

三、文化意义与历史发展

现代戏的兴起标志着戏曲艺术对时代的主动回应。20世纪40年代延安平剧院的《逼上梁山》开启戏曲现代转型;1950-60年代“戏曲改革”推动《白毛女》《芦荡火种》等经典诞生;改革开放后,《骆驼祥子》《父母爱情》等作品持续探索传统艺术与现代审美的融合路径。


主要参考来源: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对“现代戏”作为专业术语的规范性释义。
  2.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第三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2年:关于现代戏艺术特征与历史演变的权威论述。
  3.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编《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文化艺术出版社,2019年:系统梳理现代戏的创作实践与理论探索。

网络扩展解释

现代戏是以现代社会生活或近现代历史为题材的戏曲形式,其核心特征是通过传统戏曲表演方式反映现实生活。以下是具体解析:

1. 定义与范畴
现代戏主要指反映五四运动(1919年)以来社会生活的戏曲剧目,既包含革命历史题材(如抗日、解放战争),也涵盖当代社会现实主题(如家庭伦理、乡村振兴)。例如豫剧《柳河湾》便通过地方戏形式展现现代农村生活。

2. 与传统戏的差异
•题材:传统戏多演绎古代故事(如《窦娥冤》),而现代戏聚焦近现代事件;
•表演:保留戏曲程式化动作(如水袖、唱腔),但融入写实化表演以适应现代观众审美;
•审美距离:观众对现代戏的代入感更强,因其内容贴近现实生活经验。

3. 艺术特征
现代戏在发展中吸收话剧、电影等艺术手法,形成多元表现形式,例如通过舞台多媒体技术增强叙事张力。同时注重社会问题探讨,如沪剧《敦煌女儿》通过人物命运折射文化遗产保护议题。

4. 发展脉络
中国戏曲自古有反映当代生活的传统,如元代杂剧《窦娥冤》揭露社会黑暗,辛亥革命前后的京剧《潘烈士投海》呼应时代变革。现代戏体系的正式确立则以延安时期《白毛女》等作品为标志,实现了戏曲现代性转型。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剧目或表演形式,可参考相关戏曲研究文献或观看经典现代戏作品。

别人正在浏览...

剥牀畚梮表妹不阴不阳昌阳馋涎馋鱼灯出阵从殉大故大门官丹毂地心恫吓燔灼风承丰旨奉巵匜富骆革心易行光绚诡算蒿艾呵痒虹势后范黄祥僭盛进乐记述峻逼郡志冷色敛步殓衣林棼淩波曲猛毅明殛磨不磷,湼不缁木幔怕水窃桃儿七均戚欣跧仆衢室三头对案商鞅神而明之摄祚水利工程朔河送话器岁衰坍陷天下母同房武训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