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河流的意思、河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河流的解释

[river] 地表上有相当大水量且常年或季节性流动的天然水流

详细解释

(1).指 黄河 水流。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 河 流遄疾,道阻且长。”《清史稿·河渠志一》:“自 河 流改道, 直隶 隄工应并归河督管辖。”

(2).今泛指地球表面天然水流。 碧野 《天山景物记》:“然后沿途再汇入涧流和溪流,就形成河流奔腾出 天山 。” 柯岩 《快活的小诗·做客来》:“红旗红灯大高楼,绿树绿草小河流。”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河流是地表水长期沿地表线状凹地流动形成的水系主干,由降水、地下水或冰川融水汇集而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定义为"陆地表面较大的天然水流",《辞海》补充说明其具有河道固定、水量季节变化等特征。

从地理构成看,河流包含三个要素:(1)河道——水流侵蚀形成的槽状凹地;(2)水体——包括液态水和携带的溶解物质;(3)流域——河流干支流汇聚的区域范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指出,全球河流总长度约3000万公里,承担着地表78%的水循环功能。

按流向特征可分为:

  1. 外流河:注入海洋,如长江、亚马逊河
  2. 内流河:注入内陆湖泊或沙漠,如塔里木河
  3. 季节性河流:仅在雨季有径流

《水文学基础》特别强调河流的地质塑造作用,其侵蚀、搬运和沉积过程持续改变地表形态。黄河年均输沙量达16亿吨,形成华北平原的典型案例印证了这一理论。世界自然基金会研究显示,全球约41%人口生活在主要流域范围内,突显其生态和经济价值。

网络扩展解释

“河流”指地球表面自然形成的、长期或季节性流动的水体,通常由降水、冰川融水或地下水补给,沿地形坡度向低处流动,最终汇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河流是陆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具有连续性、方向性(从上游到下游)和动态性(水流持续运动)。其形成需满足水源、地形坡度与稳定河床三个条件。

2.结构与组成

3.分类方式

4.地质与生态作用

5.文化意义

河流常被视为文明摇篮(如尼罗河孕育古埃及),并成为文学艺术象征(如《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河流案例或水文机制,可提供更具体方向以便深入解析。

别人正在浏览...

北徼别具肺肠察验城寺持人长短出航大仓第二世界地沥青睇视飞絮分花约柳鼖晋分门书辅宰干禄归咎柜吏罟师懽爱讲诵肩排叫驴节察空凉口粮枯丛癞虾蟆想吃天鹅肉隶家鳞波鳞片沦寂逻缉率时马饭瞒天讨价冒袭模次挐攫辟命皮鞾蹼趾敲钉锤清徵跂行喙息柔麻霜螯私愿松网碎义贪盗通波望尘完妥无家无室儛人县令效矉西馆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