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干禄的意思、干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干禄的解释

南北朝 时勋贵、官吏对被役使的“干”收取免役绢作为一种额外俸给,称“干禄”。《北史·恩幸传·齐诸宦者》:“犹以 波斯 狗为仪同、郡君,分其干禄。”《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七年》:“旧苍头 刘桃枝 等皆开府封王,其餘宦官、 胡 儿、歌舞人、见鬼人、官奴婢等滥得富贵者,殆将万数……乃至狗、马及鹰亦有仪同、郡君之号,有鬭鷄,号开府,皆食其干禄。” 胡三省 注:“干出所部之人,一干输绢十八匹,干身放之。”


(1).求福。《诗·大雅·旱麓》:“岂弟君子,干禄岂弟。”

(2).求禄位;求仕进。《论语·为政》:“ 子张 学干禄。” 汉 王充 《论衡·自纪》:“不鬻智以干禄,不辞爵以吊名。”《梁书·明山宾传》:“兄 仲璋 婴痼疾,家道屡空, 山宾 乃行干禄。”《金史·隐逸传序》:“后世干禄者多,其先人尚人之志与叹老嗟卑之心,能去是者鲜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书痴》:“非为干禄,实信书中真有金粟。”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虽兜牟深隐其面,威武若不可陵,而干禄之色,固灼然观于外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干禄"是一个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字义分解

    "干"意为求取、谋求;"禄"指古代官吏的俸禄、官职。合指追求官职俸禄。《论语·为政》经典用例:"子张学干禄"(子张向孔子请教求取官职的方法)。

  2. 权威词典定义

    据《汉语大词典》(第2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干禄:求取禄位。"

    并引清代学者王念孙《广雅疏证》:"干,求也;禄,位也。"

二、文化语境中的延伸义

  1. 科举制度关联

    在明清科举语境中,"干禄"特指通过科举考试谋取官职。清代顾炎武《日知录》载:"唐宋以下,士之干禄者必习科举之文"。

  2. 贬义色彩演变

    随着语义流变,该词渐含功利性钻营的贬义。如《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注:"后多指为谋利而奔走权门"。

三、现代使用场景

现代汉语中多用于批判性语境,形容对权位的刻意追逐。例如:

"其学术研究已异化为干禄之具"(参见《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主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论语·为政》(中华书局点校本)
  3.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4.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干禄”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所演变,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2.历史背景

3.经典文献中的引用

4.其他语境中的含义

“干禄”一词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侧重:古代多指求仕进、谋官职,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现代研究中需结合具体文献和历史制度理解其演变。命理解释则属于衍生用法,需注意区分。

别人正在浏览...

炳彪鬓饰鎞首抽取稠沓爨下余倒牙打头电笔堆墔犯得着方框風鬟凤尾竹偾起妇功副主感风簿钩诗钩光顾贯虱古代希腊后盾狐媚猿攀护守夾辂解婚槿阑卷舌吞声恪忠联席黧鷄柳弱花娇橹声眉结描金冥邈民熙物阜模式沐骨朴俭霹空乞抽扢叉清絜秦蘅囷窖如数社会制度瘦括括水浴泰畤叹慜逃席挑引网址无渝香盆仙翁骁彍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