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visions;grain ration] 泛指食粮
亦作“ 口粮 ”。1.军队、官府按人发给士兵、夫役的食粮。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一:“ 保州 云翼兵士,旧有特支口粮。”《明史·周忱传》:“其修圩、筑岸、开河、濬湖所支口粮,不责偿。”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刘庸夫》:“直省提镇参游管辖兵丁。素不训练,且兵不满额,以虚冒兵餉、侵剋口粮为务。”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每两月可以考选一次,配吃一分口粮,作守兵战兵的,就可以补上名额当兵。”
(2).指薪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九回:“但是你每月的口粮都给了我,你自己一个钱都没了,如何过得?”
(3).每人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粮食。 周6*恩6*来 《关于经济工作的几则电文·藏富于民》:“城市也是这样。多报人口,口粮就多算了。” 郭小川 《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诗:“节省些口粮作种籽,用扛惯枪的肩头把犁耙牵引。” 杜时国 《河南农民沧桑》:“现在农民的口粮中的细粮,约占百分之七十五。”
(4).指牲口的草料。《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就让刨除佃户的人工饭食,牲口口粮去,只怕也不止这几两银子!”
见“ 口粮 ”。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口粮汉语 快速查询。
“口粮”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延伸。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口粮最初指军队或官府按人数定量发放的粮食,用于士兵、夫役等群体。例如宋代《涑水记闻》提到“特支口粮”,明代《周忱传》记载修河工人口粮由政府承担。
延伸含义
用法示例
权威性补充
极高权威来源强调其核心为按人定量分配的属性,且适用范围从军事扩展至民用。
口粮的本质是“维持生存的基础物资”,具体指向需结合时代与语境,既可指实体粮食,也可引申为必需资源。
口粮是一个常用的词汇,主要指的是供应人口食用的粮食。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口”字部首,右边是“米”字部首。它的笔画总数为9画。口粮一词源于中国汉字文化,是20世纪初期的新词汇。
在繁体字中,口粮的写法与简体字相似,只是字形稍有变化。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中,口粮为“口養”。这种写法突出了“口”字部首的意义,强调了口粮是供养口腹之食物。
口粮这个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的中国。在当时,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相对较差,战争、贫困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为了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政府开始实行对口粮的供应和管理,以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口粮因此成为一个重要的词汇,代表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改善。
1. 我们需要通过增加农田的面积,提高口粮的产量。
2. 这个地区遭受干旱,人们缺乏口粮,需要外界的援助。
3. 口粮的供应是保证人民基本生活的首要任务。
口粮的相关组词有:
1. 粮食
2. 米饭
3. 面粉
4. 小麦
5. 玉米
6. 蔬菜
7. 水果
8. 肉类
9. 蛋类
10. 奶类
与口粮意思相关的近义词有:
1. 食物
2. 食品
3. 食粮
与口粮意思相关的反义词有:
1. 饥饿
2. 缺粮
3. 饥荒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