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持人长短的意思、持人长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持人长短的解释

(1) [control] 揪住别人的短处不放,以便借端发泄要挟

第二十九戒,不得持人长短,更相嫌恨。——《云笈七签》

(2) 又

持人长短是一病,假人自信是一病。

详细解释

谓抓住他人的缺点过失作为把柄,加以攻击。《云笈七籤》卷三九:“第二十九戒,不得持人长短,更相嫌恨。”《云笈七籤》卷四十:“持人长短是一病,假人自信是一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持人长短"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是指议论或指责他人的是非、过失,带有贬义色彩。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成语释义

持人长短(chí rén cháng duǎn)

指抓住别人的缺点或过失加以批评、议论,引申为在背后议论他人是非,揭人短处。该成语强调对他人行为的苛责,常含贬义,体现一种不宽容或挑剔的态度。

二、词源与典故

此成语可追溯至东汉典故。据《后汉书·郭泰传》记载,名士郭泰(字林宗)品德高尚,其母去世时,友人徐稚前往吊唁,“只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仅放一束青草在屋前)。众人不解,郭泰却明其深意:"《诗经》有云‘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徐君是在告诫我:德行人品需如美玉,不可持人长短。" 此处"持人长短"即指苛责他人瑕疵,与徐稚以"生刍"隐喻的宽容之道形成对比。

三、用法与示例

  1. 批判性语境

    用于批评那些专挑他人缺点、搬弄是非的行为。

    例:他常在人后持人长短,久之无人愿与之深交。

    近义:说长道短、评头品足、吹毛求疵。

  2. 儒家伦理关联

    成语暗合儒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的思想,提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反对对他人过度苛责。

  3. 现代使用建议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为中性评价。


四、权威词典释义


五、文化内涵

成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德行、尚自省的价值观,强调人际交往应避免苛责他人,倡导"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的自律精神。其贬义色彩警示世人:过度关注他人过失易滋生是非,有损德行。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为《后汉书》等文献;现代词典释义参考纸质权威版本。)

网络扩展解释

“持人长短”是一个汉语成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拼音与结构

释义

指抓住他人的缺点或过失作为把柄,加以攻击。常用于形容通过揭露他人短处来达到贬低或控制对方的目的。


出处与背景


用法与示例

  1. 语法功能:作谓语、宾语或定语,多含贬义。
    例句
    • “持人长短是一病,假人自信是一病。”
  2. 近义词:抓小辫子、揭人疮疤。
  3. 反义词:隐恶扬善、默默无闻(注:后者侧重行为低调,非直接反义)。

延伸理解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出处原文,可参考《云笈七签》相关章节。

别人正在浏览...

騃滞暴纵本邦菜殽逞富遄飞大门户稻芒电阻率地正断绝都邑簿反切繙讨奉饷古镜记轰轰烈烈话茬画龙不成反为狗花楼豁免权加耗骄伉洁己解落禁宝继起袀壹空房蜡祭烂紫雷鸣瓦釜练操邻篴吝书緑章帽子戏法马套尨茸逆殴排列澎澎渤渤翩翔请靓蛩蛩巨虚球员颧辅全劳动力煽权市酿失位事绪使作堂而皇之天毕拖斗五袴讴相击遐年小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