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清徵的意思、清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清徵的解释

清澄的徵音。徵,五音之一。《韩非子·十过》:“ 师旷 曰:‘不如清徵。’公曰:‘清徵可得而闻乎?’”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乐律二》:“且以琴言之,虽皆清实,其间有声重者,有声轻者。材中自有五音,故古人名琴,或谓之清徵,或谓之清角。” 明 夏完淳 《九哀·临清流》:“期美人兮 江 干,奏清徵兮玉阑。”

省察;审察。《后汉书·黄琼传》:“阶下不加清徵,审别真伪,復与忠臣并时显封,使朱紫共色,粉墨杂糅,所谓抵金玉於砂砾,碎珪璧於泥涂。” 王先谦 集解:“官本考证曰:‘诸本同,徵,当作徵。’ 惠栋 曰:《古文易》曰:‘君子以徵忿窒欲。’ 郑玄 云:‘徵,清也。’《左传·襄二十七年》云:‘以徵过也。’ 杜预 曰:‘徵,审也。’”徵,一本作“ 澂 ”。参见“ 清澄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清徵”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音乐术语

指清澄的徵音,属于古代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之一。徵音在古琴等乐器中代表特定音调,具有清越悠扬的特点。例如:

二、引申含义

表示省察、审察,强调对事物的清晰辨析。如《后汉书·黄琼传》用“不加清徵”比喻未明辨真伪。

读音说明

“徵”在此词中读作zhǐ(第三声),而非常见的“zhēng”或误读的“huwēi”。该读音与古代五音体系直接相关,现代汉语中已规范为固定发音。

常见误用注意

部分文献可能将“清徵”误写为“清征”(zhēng),实为字形或注音讹变,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网络扩展解释二

清徵

清徵是一个汉字词语,常用于古代文献中,它的意思是“追税”或“征税”。这个词可以拆分成两个部首,分别是“氵”和“徵”。部首“氵”表示水,而“徵”则表示征召。

根据《康熙字典》,清徵这个词首次出现在明代嘉靖年间的谢荣佳《一社园农书·卷二十七》中,用以指代国家追收税款的行为。在古代写法中,清徵是使用繁体字“淸徵”来表示的。

以下是一些关于清徵的古代例句:

  1. 清徵赋税,以资国家建设。
  2. 官府派人来清徵税款,百姓无法逃避。
  3. 过去的日子中,贫苦百姓倍受清徵之苦。

以下是一些与清徵相关的组词:

接下来是一些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徭役 赋税
租税 减免
苛捐杂税 豁免

综上所述,清徵是一个古代汉字词语,表示追收税款的行为。它的部首是“氵”和“徵”,其中“氵”表示水,而“徵”表示征召。清徵的古代写法是“淸徵”,常见于古代文献。在古代文献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关于清徵的例句,以及一些与之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暗对茶仙吃碗茶初晨淡忽登临登虚电筒帆幔飞头飞吟亭风俗习惯负荷干甚么告止旛瑰佹桂酒圭石哈气红白赏恤宏胜后置倱伅昏黑剑腹饴唇阶坎捷慑九相攫金不见人絶学劳动保护绿葱葱卖工夫盲飙没戏汶浊末光哌嗪羌无故实騝騝檠架秋荼取缔戎虏深猷远计师干梳栊束蒲岁衰通光通年土鸭轊车伪笋巍峙瓮头无拂先正小识祫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