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河伯使者的意思、河伯使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河伯使者的解释

(1).水神名。《神异经·西荒经》:“ 西海 水上有人,乘白马朱鬣,白衣玄冠,从十二童子,驶马 西海 水上,如飞如风,名曰河伯使者。”

(2).鼍的别名。即扬子鳄。 晋 崔豹 《古今注·鱼虫》:“﹝ 江 东﹞呼鼉为河伯使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河伯使者是中国古代神话体系中的特殊职司称谓,最早见于《山海经》与《楚辞》等先秦文献。该词由"河伯"与"使者"复合构成,字面意为"河神的传令官",具体指代掌管江河事务的神灵属官,其职能包含传递水神旨意、监察水域秩序等。在《史记·滑稽列传》记载的"河伯娶妇"典故中,巫祝假托河伯使者之名索取祭品,侧面印证该称谓在古代祭祀文化中的特殊地位。

从词源学角度考察,"河伯"在甲骨文中已出现,本指黄河水神,后演变为流域性水神的统称。东汉王逸《楚辞章句》注:"河伯,水神也,使冯夷为之。"《庄子·秋水》载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其使者往往以鱼、龙等水族形象出现,承担沟通天地、传达神谕的媒介功能。

该概念在唐代文人创作中进一步延伸,李公佐《古岳渎经》记载大禹治水时"获淮涡水神名无支祁,形若猿猴,乃河伯使者",将治水神话与水系官僚体系相联结。宋代《太平广记》收录的志怪故事中,河伯使者更发展出惩戒渎职河官、维护水利民生的监察职能。

现代汉语词典多将其释义为:①古代传说中河神的下属官吏;②喻指掌管水利事务的官员。该词现多用于文学创作与民俗研究领域,如闻一多《神话与诗》中论及河伯祭祀时,特别强调使者角色在仪式叙事中的过渡作用。

网络扩展解释

“河伯使者”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双重含义的词汇,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神话传说中的水神形象

  1. 基本描述
    河伯使者是《神异经·西荒经》中记载的神仙,其形象为:身穿白衣、头戴玄冠,骑着白马朱鬣,身后跟随十二名童子,能在西海水面疾驰如风。

  2. 神话背景
    作为水神河伯(冯夷)的使者,他虽掌管水域,却向往陆地生活。但每次登陆都会引发暴雨成灾,最终因无法适应而回归水域。

二、动物别称

在江东(今长江下游)地区方言中,“河伯使者”是扬子鳄(鼍)的别称。晋代崔豹《古今注》明确记载:“呼鼉为河伯使者”。这一称呼可能源于扬子鳄栖息于水域的特性,与水神产生关联。

三、使用场景与文化内涵

注:权威性较高的解释来自《古今注》和《神异经》(参考、5),其余文献多为补充或重复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逼骨草麻雌嘴黨報丁年耳扇房劳方隅发上指冠飞砂走石疯癫凤凰衔书富力父为子隐高着禾三千黄风环纽胡本回青脚货矫讬借春济民进退为难傀儡场酷日劳劳穣穣老娘憀栗令人作呕流洒流夷迷茫贫蹇贫氓签署寝殿庆藴穷辱柔莩弱势神融气泰事效手写体税榷特煞天胤体类推摩吞凤瓦釜危棘围嘴儿闻命毋车弦影效当谐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