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胡本的意思、胡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胡本的解释

佛经由梵文译成西域文的本子的通称。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八章:“外国法师 鳩摩罗什 手执胡本,口自传译, 曇晷 笔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胡本在汉语词典中特指古代从西域胡地传入中原的佛经译本,与直接从梵文翻译的“梵本”相区别。其释义可从以下三方面阐释:


一、字义溯源

  1. 泛指古代中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及西域诸国(如粟特、于阗等),其语言属印欧语系,非梵语系统。

  2. 指佛经的原始文本或译本。

    合义:“胡本”即通过西域胡语(非梵语)转译或抄写的佛经底本。


二、佛经翻译史中的特殊指代

在汉唐佛经翻译史上,“胡本”具有特定学术含义:


三、现代学术研究中的意义

当代学者通过敦煌遗书、西域写本考证“胡本”的语源与传播:


“胡本”是汉传佛教文献学专有名词,指代经由古代西域语言(非梵语)中介翻译的佛经底本。其概念凸显了佛教东渐过程中多元文化的交融,并为研究早期佛经翻译史、语言接触史提供了核心依据。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第6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页1243.
  2. 辛岛静志《佛典语言及传承》,中西书局,2016年,ISBN 978-7-5475-1112-0.
  3. 季羡林《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页77-82.
  4. 《佛光大辞典》“胡本”词条,佛光出版社,1988年.
  5. 方广锠《敦煌佛教经录辑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卷五注释.

网络扩展解释

“胡本”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具体来源分析:

  1. 佛教经典翻译术语
    指佛经由梵文译成西域文字(如胡语)的版本,是汉译佛经的中间过渡文本。例如鸠摩罗什等译经师常以“胡本”为底本进行汉译,汤用彤在《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提及:“外国法师鸠摩罗什手执胡本,口自传译”。

  2. 成语含义(需谨慎参考)
    部分现代词典(如、3)将其定义为“未经认真思考、主观臆断的观点”,源于《韩非子》中“胡服骑射之民,固无本矣”的引申。但此解释仅见于个别网络词典,权威文献中未见明确对应。


建议注意:第一种解释有明确历史文献支撑,第二种作为成语的用法可能存在争议或现代新解,建议优先参考佛教术语含义。若需深入考证,可查阅《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等专业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白盐犇驰别自不稼不穑不诓操度长书赤宅冲寂传庚词理道德教育调革吊桥调旨低钱敦大贰相風生奋懑附茔干罢功利主义寒惧胡姬简孚譤蔽静畅井乘酒闷子类物冷突连琐临深履尾飗飃留思露盘麻扎刀门孙密茂明珠生蚌敏锐蔫菸旁皇澎汃轻便驱拂人圈上操施检疏杰丝纶阁嗣男天师道通贵唯美主义舞干舞文弄法歊歊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