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瓦釜的意思、瓦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瓦釜的解释

(1).陶制的炊器。《墨子·号令》:“葆宫之墙必三重,墙之垣,守者皆累瓦釜墙上。” 岑仲勉 注:“今世乡间防偷盗爬越墙上,常嵌瓦砾碎片以防阻之,亦有置盆、罋者,即本文之‘累瓦釜墙上’也。”《后汉书·礼仪志下》:“瓦灶二,瓦釜二。” 宋 戴复古 《谭俊明雪中见访从而乞米》诗:“地炉烧榾柮,瓦釜煮犁祈。”

(2).古代用作简单的乐器。后以指粗俗的音乐或平庸的事物。 唐 柳宗元 《代人进瓷器状》:“且无瓦釜之鸣,是称土硎之德。” 明 袁宏道 《虎丘游记》:“﹝唱者﹞竞以歌喉相鬭,雅俗既陈,妍媸自别……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题记》:“大器晚成,瓦釜以久。” 刘半农 《瓦釜集·自叙》:“集名叫做‘瓦釜’,是因为我觉得 中国 的‘黄钟’,实在太多了。”参见“ 瓦釜雷鸣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瓦釜是汉语中具有双重语义的古典意象词汇,其核心释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本义溯源 瓦釜原指古代陶土烧制的炊具,《释名·释宫室》记载"釜,炊器也,瓦为之"。《说文解字注》释"釜"为"鬴属",段玉裁注曰"今经典多作釜",证实其为古代常见炊具形制。考古发现印证,新石器时代已有陶釜遗存,如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夹炭黑陶釜,印证其作为原始炊具的实用属性。

二、文化喻义 该词在文学语境中形成特殊象征体系:

  1. 庸才象征:与"黄钟"形成对立意象,《楚辞·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开比喻先河,王逸注"雷震之声惊俗,盖谓庸下之人"(引自中华书局《楚辞补注》);
  2. 卑贱代称:苏轼《盐官绝句》"岂知白首同夜直,卧看椽烛高花摧"自注"用瓦釜灯",暗喻寒素之境;
  3. 艺术载体:宋代文人将瓦釜入诗,如杨万里《瓦釜》"虚中洁外似参禅",赋予其人格化审美意蕴。

三、现代语义流变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列两义项:

  1. 陶土烧制的锅具;
  2. 比喻粗俗低劣的事物。该释义承袭古典语义,在当代多用于书面语批评语境,如"文化市场瓦釜齐鸣"等修辞表达。

(参考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楚辞补注》、上海古籍出版社《苏轼诗集》)

网络扩展解释

“瓦釜”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义


二、详细解释

  1. 器物层面
    古代作为炊具使用,如《墨子·号令》记载“累瓦釜墙上”,用于防御;《后汉书》提及祭祀时用“瓦釜”()。

  2. 象征意义
    与“黄钟”(青铜乐器)相对,象征低劣或庸俗。如《楚辞·卜居》中“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讽刺无德者居高位()。

  3. 文学化表达
    明代袁宏道《虎丘游记》以“瓦釜”形容粗俗歌声,反衬高雅艺术()。


三、使用场景


四、相关成语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参考《楚辞》《墨子》及唐代柳宗元作品。

别人正在浏览...

徧举贬引标队澄和池鹭饬散垂勋黨難砥淬东君洞啓东王父断崖式跪土地国防军盒菜胡蜨降革家仙伎船踘圃跼滞嗑口课通克祚朗俊缆桩老成见到緑柱玉马癖眳蒙莫逆之交萍踪浪迹乾封绮宴全才权臣神版笙钟水君肆诈遂人太始谭笺亭传亭曈推劾推免土豚誷冒沃美无过失责任制乌盐角镶牙宪节笑哄笑脱颐哓音瘏口下情陪告媟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