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好书的意思、好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好书的解释

表示友好的书信。《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昭王 闻 魏齐 在 平原君 所,欲为 范雎 必报其仇,乃详为好书遗 平原君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好书"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常用短语,其含义可从字面拆解和整体引申两个层面理解,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根据权威汉语工具书及文化解读,其详细释义如下:


一、基础释义

"好"(hǎo)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释义为:

  1. 优点多的;令人满意的(与"坏"相对)。
  2. 合宜;妥当。
  3. 用在动词前,表示使人满意的性质。

"书"(shū)指:

  1. 成本的著作(如《现代汉语词典》定义:装订成册的著作)。
  2. 书写或文字记录的总称。

"好书"即指内容优质、具有阅读价值且符合读者需求的书籍,核心标准包括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三者的统一。


二、文化内涵延伸

  1. 思想深度

    经典好书需蕴含对人类生存、社会伦理或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如钱钟书在《谈艺录》中强调,书籍应"启人思而非塞人智" 。

  2. 知识价值

    工具类好书需信息准确、逻辑严谨,如《辞海》以"系统性与权威性"为编纂原则 。

  3. 审美体验

    文学作品需通过语言艺术传递情感共鸣。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优秀小说应"移人情而益神智" 。


三、社会功能阐释

好书被赋予教育引导功能,如高尔基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论文学》),强调其推动文明传承的作用。现代教育理论亦将阅读好书视为提升批判性思维的核心途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阅读的力量》报告)。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钱钟书. 《谈艺录》. 中华书局, 1984.
  3. 夏征农, 陈至立 主编. 《辞海(第六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9.
  4.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 收录于《鲁迅全集》第九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5. 高尔基. 《论文学》. 收录于《高尔基文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网络扩展解释

“好书”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古义:表示友好的书信

  1. 来源:该释义最早见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记载秦昭王为拉拢平原君,假意“详为好书遗平原君”。
  2. 用法:古代多用于外交或政治场合,指表达善意的书信,如“修缔友好”的文书。

二、现代常用义:指优秀的书籍

  1. 核心定义:内容充实、思想深刻且具有价值的书籍,能提供知识、开阔思维。
  2. 判断标准:
    • 知识性:如学术著作、科普读物;
    • 思想性:如哲学、文学经典;
    • 社会认可度:如经典名著或获奖作品。
  3. 延伸意义:在“读好书”的语境中,“好”读作hào,强调选择优质书籍的重要性。

三、常见混淆点

示例

以上内容综合了《史记》典故、词典释义及现代语境分析,覆盖了权威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比居伯妃引逋诛猜隙参言宸恩饬化疮疡丹红弹金繁条辅保付火麸金黼藻改途革旧图新巩固挂服官斛贵伙圭景故秩号旗鹤冲天阖闾城监牢监壹脚寨嘉庆良民证椋鸟里第眇曼瞑氛末品难道说喷沫气冲冲青牛日日夜夜肉用鸡入声笘笆善最舍菜深沈受累四棱简韬光童牛角马通宵达旦僮指屯军拓大玩具蛙蛭威厉五白物是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