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黼藻的意思、黼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黼藻的解释

(1).《书·益稷》:“藻火粉米,黼黻絺绣。” 孔 传:“藻,水草有文者……黼,若斧形。”后以“黼藻”指花纹、雕刻、彩画之属。 北齐 刘昼 《新论·因显》:“匠者採焉,製为殿堂,涂以丹漆,画为黼藻,则百辟卿士,莫不顾眄仰视。” 宋 王仲言 《慈宁殿赋》:“寳琲象栱,列星间梁,橑桷欒楶,黼藻铅黄。”

(2).指华美的辞藻或文字。 南朝 齐 谢朓 《酬德赋》:“有杞梓之贞心,协丹采之辉被;伊吾人之陋薄,虽黼藻之何置。” 曹融南 校注:“黼藻,谓华美之辞藻。”《隋书·经籍志四》:“爰逮 晋氏 ,见称 潘 ( 潘岳 )、 陆 ( 陆机 ),并黼藻相辉,宫商间起。” 宋 曾巩 《送郑州邵资政》诗:“笑谈成黼藻,咳唾落琼瑰。”

(3).谓修饰使臻完美。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黼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ǔ zǎo,其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释:

  1. 指花纹、雕刻或彩画
    源自《尚书·益稷》中“藻火粉米,黼黻絺绣”的记载,孔传注解“黼”为斧形纹样,“藻”为水草纹样。后引申为泛指器物、建筑上的装饰性纹样或雕刻彩绘。例如北齐刘昼《新论·因显》提到“涂以丹漆,画为黼藻”,即描述宫殿装饰()。

  2. 指华美的辞藻或文字
    常用于文学领域,形容文章辞采华丽。如南朝谢朓《酬德赋》中“黼藻之何置”比喻难以用华美文字表达情感;宋代曾巩《送郑州邵资政》诗“笑谈成黼藻”则形容言谈如锦绣般优美()。

  3. 修饰使臻完美
    作动词时,表示通过润色或雕琢使事物更加完善。如《隋书·经籍志》评价潘岳、陆机的作品“黼藻相辉”,即指其文字经过精心修饰()。

补充说明:该词属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较少,多见于古典文献或学术讨论中。

网络扩展解释二

《黼藻》是一个汉字词,拆分部首为“黼”和“藻”,共有16个笔画。该词来源于中国古代文献《诗经·大雅》中的《大黼》篇,指的是古代帝王和贵族所穿戴的华丽服饰。在繁体字中,该字的写法和简体字保持一致。古时候汉字写法与现代写法略有区别,但整体形状相似。以下是一个关于《黼藻》的例句:他身穿黼藻,显得十分威严庄重。相关的组词包括《黼黻》、《肆无忌惮》等。近义词包括《华丽》、《富丽堂皇》等,而没有明确的反义词。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拗断百城表鄙吝复萌伯道采绘尝味钞写吃水锄钩鹑服存续弹搊登闻方山冠匪莪讽纠复原归根究柢海德堡大学还魂草监行娇气焦心劳思经世之才金马署酒膏君子军刳心铃铛伶人邻人流生立志鹿门人緑云衣骂毁门阀鸣球啮臂之好鹏噣膍胵钱谷前刘海牵致倾駴气象卫星起早贪黑少子屎滚尿流诗家嗜痂之癖实望死井私商停停当当铜花徒搏温食吴鈎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