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吉祥喜庆。亦指喜庆的事。 汉 焦赣 《易林·萃之夬》:“千懽万悦,举事为决,获受嘉庆,动作有得。” 宋 晏殊 《诉衷情》词:“世间荣贵月中人,嘉庆在今辰。” 明 吴承恩 《元寿颂》:“ 承恩 蒙公殊遇,垂二十年,謁选来都,又出公之敦喻,值兹嘉庆,良有愜於中也。”
(2).谓外出归家拜见父母。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上堂拜嘉庆,入室问何之。” 唐 孟浩然 《夕次蔡阳馆》诗:“明朝拜嘉庆,须着 老莱 衣。” 唐 王维 《休假还旧业便使》诗:“上堂嘉庆毕,顾与姻亲齿。”嘉,一本作“ 家 ”。
关于“嘉庆”的详细解释如下:
嘉庆是清朝第七位皇帝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的年号,使用时间为公元1796年至1820年(共25年)。乾隆皇帝于1795年禅位给颙琰,次年正月初一(1796年2月9日)正式启用“嘉庆”年号,寓意“吉祥喜庆”,寄托国泰民安之愿。
吉祥喜庆
出自《易林·萃之夬》:“获受嘉庆,动作有得”,指福泽祥瑞之事。宋代晏殊《诉衷情》中“嘉庆在今辰”也表达对美好时刻的赞颂。
归家拜见父母
唐代孟浩然《夕次蔡阳馆》提到“明朝拜嘉庆”,指外出归家后向父母行礼问安的传统礼仪。
“嘉”象征善、美、幸福,“庆”代表祝贺、吉庆。组合后常用于人名,寄寓贤良温和、人生美满之意。
“嘉庆”既是历史符号,也承载着文化祝福,需结合语境理解其多义性。
《嘉庆》是一个汉字词语,主要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清朝的一个皇帝,即清世宗嘉庆帝;二是指一个时期或时代的名称,在历史上特指清嘉庆年间。
《嘉庆》这个词可以拆分成两个部首:口字旁和广字旁。其中,口字旁表示该字的发音和语义与口有关,广字旁表示该字的发音和语义与广场有关。这个词一共有12个笔画。
《嘉庆》这个词的来源很有意思。它最早出现在清朝时期,是由嘉庆帝的年号命名而来。嘉庆帝姓爱新觉罗氏,名旻宁,他在位的年号是嘉庆,因此便有了这个词。
繁体字“嘉慶”和简体字“嘉庆”都可以表示这个词,繁体字通常在港澳台地区使用,而简体字是中国大陆的通用字形。
在古代字典中,嘉庆这个词有一种古时候的写法,即“佳慶”。古时候的写法较为繁复,字符间的笔画相对较多。
1. 这个地方的建筑风格展现了嘉庆时期的文化特色。
2. 嘉庆帝在位期间,国家政治经济稳定发展。
3. 嘉庆年间,社会风气积极向上。
嘉庆和其他词语可以组合成不同的词组,比如:
1. 嘉庆帝
2. 嘉庆时期
3. 嘉庆年号
《嘉庆》的近义词有庆丰、克宁、庆康等,这些词都表示国家或时期的繁荣和安定。
《嘉庆》的反义词可以是其他朝代的年号,比如乾隆、道光等。反义词主要表示相对于嘉庆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和社会状况。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