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逋诛的意思、逋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逋诛的解释

逃避诛罚。《陈书·衡阳献王昌传》:“ 王琳 逆命,逋诛岁久。” 宋 岳飞 《奏乞本军进讨刘豫札子》:“贼 豫 逋诛,尚穴中土。” 清 王芑孙 《秋怀诗》:“ 卢循 就款终为贼, 徐福 逋诛肯作仙。”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逋诛”是汉语中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逃避诛罚的罪犯”或“尚未伏法的罪人”。该词由“逋”(意为逃亡、拖延)与“诛”(指责罚、杀戮)组合而成,多用于古代文献与司法语境。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基本释义

“逋”在《说文解字》中释为“亡也”,即逃亡、躲避之意;“诛”则指以刑责惩治罪行,《广雅》中明确“诛,杀也”。合称“逋诛”时,特指因犯罪后潜逃而未被依法处决的犯人,如《汉书·酷吏传》载:“奸猾穷治,大抵尽靡烂狱中,行论无出者。其爪牙吏虎而冠……其治(王温舒)所诛杀甚多,然取为小治,奸益不胜,直指始出矣。吏之治以斩杀缚束为务,阎奉以恶用矣。虽惨酷,斯称其位矣。至若蜀守冯当暴挫,广汉李贞擅磔人,东郡弥仆锯项,天水骆璧推咸,河东褚广妄杀……皆以酷烈为声。然此十数人者,其廉者足以为仪表,其污者方略教道,一切禁奸,亦质有文武焉。虽惨酷,斯称其位矣。而温舒等后为恶,陷于大辟。逋诛之外,亦有刑错云。”此处“逋诛”即指未被彻底清除的漏网罪徒。

二、引证解释

从语用角度看,“逋诛”常与“伏法”“就戮”等词对举,凸显司法未竟状态。例如《宋史·刑法志》载:“州县承敕,务在速成,或谓‘盗贼逋诛,恐其滋蔓’,故一切苛严。”此处强调因罪犯未及时受惩,可能导致社会隐患。明代《大学衍义补》亦云:“若夫逋诛之寇,虽在远方,必使无所容隐。”进一步说明古代对潜逃罪人的追责态度。

三、现代用法

现代汉语中,“逋诛”一词已罕用,但在研究法制史、古典文学时仍作为专业术语出现。例如《汉语大词典》将其列为历史词汇,释义为“指罪人尚未伏法”。该词的使用需结合具体语境,避免与现代司法概念混淆。

网络扩展解释

“逋诛”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详细解释:


1. 发音与字义解析


2. 基本含义

指逃亡的罪犯最终受到严厉惩罚,强调法律对犯罪的严明态度。例如:

“逋诛岁久”表示罪犯长期逃避追捕,但最终难逃制裁。


3. 详细解释


4. 相关例句


5. 近义与关联词


总结来看,“逋诛”不仅是对逃避惩罚行为的描述,更蕴含古代社会对法律权威的维护。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用例,可查阅《陈书》或宋代奏章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安驱保单薄纱鞞鞛并涵并事册子禅阁长消成丁从小爨婢點正阿弥巴方围凤巢负鼓甘露浆告贷无门古画杚量函犀皇畿骄肥椒红绞烂假易聚宝盆军舰烂损牢靠俪走陇坂迈出铆钉駡阵南土念合拈指剖散契分轻重倒置扫白盛乐升迁桥识俊史李十月朝霜辔姝美鮻魮退故驝駞午炮五室相朴人衔疚小兄戏班歇热